上海再赴“进博之约”
近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正星夜兼程运抵上海,奔赴“进博之约”。
在吴淞口岸,展品通过海运“拼箱”抵达,海关关员拆箱、查验、提离“无缝衔接”,让展品通关“零延时”。
历时16天,运行1.1万多公里,今年第二列载有70标箱货物的“中欧班列—进博号”抵达上海。铁路部门计划共组织开行3列“中欧班列—进博号”,货值超过3.5亿元。
上海浦东机场货运站也开通了“绿色通道”,为货主提供“四优先”“四专用”的快速提离服务,让参展货物第一时间入驻国家会展中心。
经海、陆、空运抵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展品有序入驻国家会展中心,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的脚步越来越近。
创多项“历届之最”
在此前国新办举行的第六届进博会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第六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全面线下举办,企业展展览面积约36.7万平方米,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89家,均超过之前历届水平。
“全球十五大整车品牌、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三大矿业巨头、四大粮商、五大船运公司等均已确认参展。”盛秋平说,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集中展示。
今年第六次参展进博会的法国乐斯福扎根中国40多年,充分享受到进博会为企业带来的红利。
“通过进博会平台,乐斯福的青稞面包深入人心,衍生出了青稞饼干、青稞蛋糕、青稞法棍等一系列新商品,中国的食品原材料和西方烘焙艺术的结合展现了进博会拥有的无限可能。”乐斯福中国区首席营销官俞之琼说,今年,乐斯福的展位面积将扩大到400平方米,还将再次把路易-乐斯福杯带到现场。届时,历届烘焙世界冠军齐聚上海同台竞技,还将邀请国内老字号企业的中式发酵面点大师向世界展示中式面点技艺,推广中式发酵面点,构建文化交流的桥梁。
进博会已成功举办五届,很多展商连续签约参展,成为进博会的“回头客”。同时,也有不少新展商首次报名参展。截至目前,本届进博会已有约200家企业连续6年签约参展,其中欧莱雅、博西家电、汉斯希尔、艾纳诗、德勤、安永、普华永道等成为首批签约第七届进博会的“铁粉”。此外,还有近2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以及500多家包括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首次签约参展,进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中国馆展览面积由此前的1500平方米增至2500平方米,规模为历届之最,将重点展示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吸引“投资中国”。其中,还将设立“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展”,全面展示自贸试验区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探索实践和建设成就。
刷新“进博速度”
一瓶在新西兰牧场里生产灌装的牛奶,仅用72小时便可抵达上海。
作为连续参展5届进博会的“一带一路”中小企业,新西兰乳品企业纽仕兰今年继续享受到通关贸易便利化政策,将带着新西兰72小时空运直达的纽仕兰4.0娟姗优质蛋白鲜牛奶,在第六届进博会上全球首发。
纽仕兰乳业亚太CEO盛文灏回忆,在首届进博会上,纽仕兰与北京物美达成了战略合作。3个月后,在宁夏一个县城的超市货架上,进博会同款牛奶已经在售。
“如果没有进博会,这个小县城的消费者可能在3年后才能享用到这款产品。从3年到3个月,进口品牌布局中国市场的效率提升了10倍。”盛文灏说,他们从中看到了“进博速度”。参加进博会以来,纽仕兰在中国不断开拓市场,实现了从名不见经传到行业龙头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外资企业对于进博会的参展热度不减,正是因为通过这扇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看到了“共享中国机遇”的无限可能。
上海海关副关长叶建日前表示,海关积极筹办好第六届进博会相关工作,确保政策支持力度不减。一方面延续往届进博会的支持政策,比如允许展品在展后结转到特殊监管区、支持常年保税展示交易常态化等;另一方面还新增一条支持举措,即在评估确认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允许无动植物疫情流行国家(地区)未获检疫准入的动植物产品、食品,经特许审批后入境参展。“这项措施将有助于更大范围、更多品类的展品参展,进一步扩大进博会的溢出带动效应”。
“现在不断刷新的退税速度更让我们动力加码。”上海征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在进博会上展出了由305颗培育钻石镶嵌而成的300克拉钻石项链,该公司董事长朱长征介绍,公司拿到的7000余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已快速到账,有效缓解了企业运营的资金压力。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青浦区税务局发布了进博会“6+365”全生命周期服务进博机制,以“全周期驱动、个性化赋能、集成化服务”为一体的税务举措,全面支持第六届进博会办出成效。
通过该机制,在6天展会期间,税务部门将依托“助力进博会青年突击队”“服务进博多语种青年突击队”“示范区税务青年服务进博突击队”3支核心保障团队,精选业务能手入驻国家会展中心,为进博会参展商、采购商现场解答涉税疑难问题,提供全方位的税收服务保障。
“小叶子”共享开放舞台
“进博引力”不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共享红利,还吸引了很多“小叶子”参与进博、服务进博,共享开放舞台。
来自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研究生张亦唯,是第六届进博会港澳志愿者以及高中生志愿者的领队。今年已是她第三年成为“小叶子”,“日均巡馆3万步”是她的工作日常。
“再一次来到进博会,熟悉的‘配方’,却能不断给我滋养,让我成长。”在她看来,进博会既是施展才干、提升能力的舞台,还是结识朋友、增进交流的平台。
她认为,这也是进博会能吸引越来越多“小叶子”加入的原因。在她担任3年志愿者的经历中,“今年的‘小叶子’数量最多,平均年龄也最小,很多同学刚上大学就在心里埋下了成为进博会志愿者的种子,然后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团上海市委副书记王江介绍说,过去5年,2.5万余名“小叶子”志愿者赢得了中外嘉宾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本届进博会志愿者招募数量大幅增加、来源更加广泛。”王江表示,截至目前,共计从本市42所学校招募会期志愿者5725人,联合红十字会招募红十字会应急救援志愿者132人,从全市5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高校招募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123人。志愿者将在现场引导咨询、展会注册管理、嘉宾联络接待、新闻宣传辅助、交易数据统计等九大类134种岗位上完成配岗。
为延长育人链条,本届进博会针对性招募即将出国留学的高中生志愿者10余人。本次招募的志愿者中,包括15名外国留学生志愿者,还将特别招募30-50名港澳青年参与进博志愿服务。
来自东华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留学生木罕漠在上海生活了4年,以前经常听同学说起进博会,也一直想成为参与者。今年,他如愿成为一名“小叶子”,在新闻中心负责翻译等工作。他说:“参与像进博会这样的国际展会,不仅能让我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也能让我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和学校的同学,丰富人生阅历。”
木罕漠和中国的缘分很深。在非洲,他听说过很多通过共建“一带一路”达成的项目,修好的马路、铺设的网络等让他对中国这个遥远的国度产生了向往。而在索马里,他和朋友、家人也使用着从中国进口的手机等电子通信设备。这让本就对电子产品感兴趣的他决定来中国求学。
在上海生活多年,木罕漠在生活的细节中发现这座城市的开放和包容,“我想这次参与进博志愿服务的经历,能让我找到更多答案”。
记者 王一迪 王烨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