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味儿”庙会走红 折射的是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
本报记者 朱宝琛
“今天好多了,前几天这里人挤人,都走不动道。”2月13日(正月初四),北京琉璃厂东街一家店铺的店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今年春节,北京传统庙会全面恢复。地坛庙会、龙潭庙会、厂甸庙会、八大处新春游园会等游园庙会活动成为春节假期“顶流”。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各大庙会游园会共接待游客516.4万人次。
其中,在西城区琉璃厂东、西街举办的2024年北京厂甸庙会,以“漫步古都中轴、共赏百年厂甸”为主题,主打艺术性、历史性和知识性的静雅文化氛围。在这里,游客可以观展览、买文创、拓福字,在浓浓的年味中享受一场文化盛宴。
作为中国四大庙会之一,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年间,一直以“文市”特点而著称,不仅深受市井百姓喜爱,更得文人雅士所青睐。
走在琉璃厂东、西街,两旁的树上、店铺门前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年味儿十足。记者走进一家店铺,刚好看到一位书法家挥毫写下“龙马精神”四个字。
“这四个字寓意好。”站在一旁观看的一位游客小声说道。
在交流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这位游客来自江苏,“来北京之前就做过攻略,厂甸庙会是一个‘打卡点’。到了之后感觉确实不错,没有千篇一律的小吃,只有浓浓的文化氛围,可看可玩的东西不少,一些文创产品也非常有特色。”该游客表示。
为活化琉璃厂老字号文化资源,焕发其历久弥新的勃勃生机,探索传统文化赋能城市文化建设的新路径,今年的厂甸庙会推出了“厂甸研选”新春好礼系列文创单元,通过文创品消费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与传承,将一份淳厚文墨芬芳带回家。
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大家更注重消费体验。富有“文化味儿”的庙会消费场景能让游客沉浸其中,激发消费意愿。
戴月轩是一家百年老字号,庙会期间,笔坊的师傅们为游客展示了“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据了解,这项技艺已经被列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我们的毛笔一直都是传统的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如果想深度体验毛笔的制作过程,平时也可以过来,我们有专门的体验课。”戴月轩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逛庙会,不仅仅是购物和游玩,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厂甸庙会让文化成为主角,在这里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感觉非常好。”游客刘先生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感受文化氛围只是一方面,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水涨船高,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春节,是文化消费释放的一个重要时点,引领了春节假日经济的新增长。
“近年来,文化自信带来了更强大的文化消费市场。”华安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郑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春节期间,多地的一些国家级非遗庙会竞相开幕,体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全国各地各类庙会活动带动了更多老百姓出游,通过庙会这一“窗口”,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消费活力。
热门相关:奈何老公太宠我 甜蜜隐婚:老公大人,宠上瘾 绝代疯少 盛华 妖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