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找纪检 让监督惠及民生直抵民心
本文转自:巴中日报
通江县
有事找纪检 让监督惠及民生直抵民心钉着办
开展“有事找纪检”“捞起来+钉着办”,把问题“捞干捞尽”、钉住解决
清楚办
落实“措施清单+责任清单+时效清单”三张清单,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专门办
通过“捞起来+钉着办”,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专项整治、系统施治有机结合、一体推进
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江县在开展“有事找纪检”工作中,聚焦民生需求,充分发挥网格化治理优势,坚持“问题捞干净”“钉着办彻底”,着力起底一批问题、化解一批诉求、查处一批典型案例,推动集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不断走深走实。
克服困难"钉着办"
灌溉用水不再愁
“我们组的渠堰被毁坏,现在正值栽秧收水时节,大伙儿都在为水的问题发愁!”董岱龙是通江县涪阳镇金家坪村的纪检委员,在入户走访村民金辉英家时,邻近的村民都簇拥在一起,集中向他反映灌溉用水问题。
“这可不是小事!金家坪村2组160亩土地,如果没有水灌溉,那34户132人吃饭就成了大问题。”“我看只有建一个提灌站,把河里的水引上来。”“建提灌站,需要的资金可不是小数,村上哪来的钱?”按照层级会商制度,董岱龙把情况报告给金家坪村两委后,大家在会商研判会上你一言我一语,绞尽脑汁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一致决定“有事找纪检”,将问题上报镇纪委。
自今年4月以来,涪阳镇持续开展“有事找纪检”“捞起来+钉着办”工作。按照要求,全镇纪检委员走村入户、走街串巷,主动上门收集问题和诉求,旨在把问题“捞干捞尽”、钉住解决,进一步听民声、解民忧、纾民困。
接到问题线索后,涪阳镇纪委迅速组织联村领导、农业服务站、水利站、村两委的同志一起实地核查,现场召开群众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原来,金家坪村渠堰全长1公里,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目前已无法使用。
“要解决用水问题,最快速、经济、管用的办法,就是修建提灌站。”“以镇政府名义,向县农业农村局报告,看能不能争取资金。”通过充分讨论,大家决定寻求县农业农村局的帮助。最终在各方努力下,县农业农村局协调资金5万元建设提灌站,于5月20日竣工投用。
“没想到这次解决得这么快,比计划的时间提前了一周。”金家坪村群众代表金辉英说。
“群众身边无小事,为民办事无捷径。我们将继续发挥‘有事找纪检’优势,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大家急难愁盼的大事、牵肠挂肚的小事,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涪阳镇党委书记张勇表示。
三项清单"清楚办"
群众出行不再难
“这么多年,这条路不通,我们行路难、生产难、看病也不方便。”在通江县胜利乡青龙山村4组,几名群众代表向村纪检委员集中反映问题。
原来,青龙山村4组道路修建于2009年,部分道路没有硬化,严重影响该组55户234人的出行。
“青龙山村的道路问题非常具体,的确应该解决。但要解决项目和资金的问题,必须向县级主管部门报告。”在民生诉求会商研判会上,胜利乡党委书记刘然做出安排,“由交管站拟定报告,我和乡长去汇报争取。”
通过积极争取协调,项目很快有了结果。“胜利乡人民政府,你们呈送的报告已收悉。经研究同意,决定下达建设任务2.5公里……”在4组群众会上,联村领导向平现场宣读了文件。
“这下好了,路的问题终于解决了。”参会群众激动地说。
青龙山村道路问题的解决,是胜利乡务实化解民生诉求的真实写照,更是通过“有事找纪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
“我们按照‘现场化解—村级会商解决—乡级会商解决’的层级解决制度,落实‘措施清单+责任清单+时效清单’三张清单,由党委政府牵头办、相关部门(村)具体办、乡纪委钉着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刘然介绍。
专项问题"专门办"
村民补偿不再拖
“赵委员,听组长说有事找纪检,我想反映个事情。”4月21日一大早,通江县瓦室镇昆仑村村民赵秀峰拨通了村纪检委员赵习华的电话。“2019年,村里对范家湾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时,占用了我和赵秀文两家人的部分自留山,虽然统计了占用面积,但至今没有收到补偿资金。”
接到问题线索后,赵习华迅速向村两委报告情况,村上组织专人专班通过查阅该项目资料、走访相关知情人员等方式开展情况调查。经核实,村上对范家湾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时,确实占用了赵秀峰和赵秀文两家人的自留山,总面积500平方米。
5月1日,昆仑村村委会再次对赵秀峰和赵秀文土地占用情况进行核实,并对占用两人自留山按照防火通道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拖了这么久,没想到这次就这么顺利地解决了,太感谢他们了。有事找纪检,绝对没有错!”收到补偿款后,赵秀峰对镇村干部务实的工作表示肯定。
“探索运用‘捞起来·钉着办’工作机制以来,全县共推动化解问题1658个。”通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通江县将不断深化乡镇一级“有事找纪检”工作,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专项整治、系统施治有机结合、一体推进,确保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杜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