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高品质建设“家门口”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以“1米高度”勾画城市未来

嘉兴高品质建设“家门口”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蔡舒安、施君源、杨晓敏

5月31日,村民谈叶芳带着孩子来到嘉兴桐乡市洲泉镇小元头村老幼共享园内的乡村咖啡吧,这里有一片供儿童游玩的公共空间,“有树屋、滑梯、沙坑,还有共享菜园,来玩的孩子特别多。”看着孩子玩得投入,谈叶芳也是十分开心。作为嘉兴市的一项民生实事工程,小元头村老幼共享园于2024年建成,给村里的儿童提供了“家门口好去处”。

俯下身子,体验“1米高度”看世界的时候,熟悉的一切变得不同。当前,嘉兴正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步伐。2024年嘉兴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提出,要在嘉兴全市建成“家门口好去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100处以上。《嘉兴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制定出台配套实施手册,明确儿童户外空间建设标准,重点规范存量空间、公园绿地、社区用地等空间设计、建设和运营。

围绕儿童健康成长与发展需求,嘉兴各地以微空间适儿化改造为抓手,打造了一个个充满童趣的户外空间。

每到节假日,来到嘉兴市海盐县观海园游玩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其中最热闹的,当数改造提升后全新开辟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滑梯、滑索、攀岩等儿童游玩设施,让这片色彩鲜艳的空间成为“童话世界”。

绿树掩映之间,一片蓝色的区域格外夺人眼球,这是位于嘉兴海宁洛塘河绿道内的星空乐享儿童游乐区,除了游憩空间,区域内还设置了科普栏、“学习角”等。

漫步嘉兴可以发现,以“1米高度”儿童视角为标准的改造越来越多。嘉兴充分尊重儿童向往自然的心理特征,对既有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滨水绿地等活动场地进行适儿化改造,结合主题特色布局科普类、运动类、科技类等新型游乐设施,打造特色主题公园,融合自然、艺术、趣味等设计元素,目前已经先行落地12个精品点位和优秀实践案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我们将安全性贯彻到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建设全过程,使用绿色安全材料,设置安全监护区,保障儿童游憩设施建设和运行安全。同时引入儿童友好专项服务运营商和综合运营商,坚持全过程运营介入。”嘉兴市风貌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结合公共服务补短板行动,嘉兴梳理110处以上可开放共享的空间点位,按照基础型、拓展型两类打造“家门口好去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满足儿童多元需求。

在当前城市建设空间上“挖潜”,因地制宜创造更多儿童友好空间,是很多城市的思路之一,也是嘉兴的一个思路。在该市158个“温暖嘉”共富风貌驿植入儿童活动场地和服务设施;在桥下用地增补秋千、沙坑、彩虹爬网等户外“游戏角”,建成18个儿童友好桥下空间;在社区边角料地块嵌入“科技前沿”“微型菜园”等体验性场景,对社区空间进行整治改造的同时迭代提升设施……截至2024年5月底,“家门口好去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开工率为91.8%、完工率为50.9%。

提供空间更大、品质更优、设施更全的公共服务配套,不仅让儿童青少年拥有一个户外娱乐、游玩的好去处,也有利于营造自然、温馨、健康、智慧的社区生活氛围。“我发现凉亭边有很多烟头。”“我喜欢大草坪,可以在里面奔跑、打滚。”“我想为广场上的石墩画上眼睛。”儿童的天地由儿童自己来设计。嘉兴市南湖区湘城社区充分吸收该社区“童城长”儿童观察团的建议,在邻里中心广场新增设了多处儿童游乐设施,还在小区的绿色凉亭安装了烟头收集器。嘉兴全面推广儿童观察团机制,在“家门口好去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立了一批“童言童语”信箱,从诉求表达、参与决策、结果反馈等健全儿童参与机制,优化儿童健康成长环境。

关爱儿童,就是守护未来。嘉兴将紧扣“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目标定位奋发奋进,“我们将在民生实事项目的基础上,以全域公共服务补短板行动为抓手,率先在有条件的和群众‘急难愁盼’的社区(乡村)打造更多联建共享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加快构建覆盖全域的儿童友好服务网。”嘉兴市风貌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热门相关:浴火重生:恶魔五小姐   腹黑大神:捡个萌宠带回家   名门极致宠妻   狂仙   官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