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够用缘何仍“飞线”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充电桩够用缘何仍“飞线”
记者跟访电动自行车隐患夜查 本报讯(记者 李涛 通讯员 张娇燕)居民“飞线”充电,多数情况是充电桩不够,社区摸排情况后,正抓紧补建。不过,记者5月31日跟访电动自行车隐患夜查时却发现一个“怪现象”:同一个小区,车棚有空闲的充电桩,却仍有人违规“飞线”充电。一番了解,发现两个原因。
当晚8时至10时,玉园南社区联合怡安居物业、建矿派出所,在玉门花园A区开展夜查专项行动,逐楼栋、逐单元摸排,结果发现仍有“飞线”充电情况。在一栋楼前,检查人员发现,一根电线从一层窗户伸出,连在充电器上,正给一辆电动自行车充电。这是典型的“飞线”充电。当即,检查人员拔掉充电器,喊来居民,指出危害性。居民意识到不妥,当即将车推入车棚,保证不再这样做。随后,又在其他楼栋发现类似情况,均现场责令改正。
记者看到,小区均是高层住宅,配建了多处车棚,里面都有充电桩。社区工作人员介绍,A区的电动自行车800余辆,共有6个电动车棚、320个充电端口,基本可以满足居民充电需求。记者走进几个车棚,发现仍有空闲的充电口。
“车棚还有空闲充电插口,为何不用?”记者先后询问多位居民,对方说出原因。第一,有的邻居不充电,却将电动自行车或自行车放在充电桩前,想充电的来了找不到空位,只好另想办法;第二,住在一层或二层的居民,觉得扯一根线出来很方便,不管车棚有没有充电桩,依然用“老办法”。说到底,一些人还没养成好习惯,更无安全意识。
针对发现的问题,社区将从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杜绝违规充电。一是由楼院长、单元长、物业人员以及热心居民组建“文明监督队”,日常监督身边的不规范充电行为,并及时劝止;二是社区与相关部门常态化进行夜查;三是采取网格员入户、楼宇电梯宣传等方式,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