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方志 行贵州·视频故事|战火中的西迁往事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大夏大学在烽火岁月中间关万里,成就了贵州近代史上的第一所本科高校。本期“读方志 行贵州”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段战火中的西迁往事。
王伯群故居旧影。
贵阳市南明区都司高架桥路的王伯群故居,曾是大夏大学的校务会议中心。从1938年到1944年,大夏大学在贵阳度过了相对稳定、清贫却丰富的七年。
在这里,王伯群号召全校师生要善于利用贵州“重要之地理环境,发挥我大夏固有师生合作精神,以贵州为研究对象,在学术上有所新发现,贡献诸政府,增强抗战力量。”
贵阳大夏大学图书馆。
这段办学历史对贵州社会文化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教育方面来说,大夏毕业生遍布贵州各机构。1941年,以大夏大学教育学院为基础,贵州成立的国立贵阳师范学院是今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大夏大学2000余亩花溪校区并入贵州大学,成为今贵州大学东校区的重要基础。王伯群主持增设的大夏附中,后改为伯群中学并入贵阳一中。
此外,大夏大学在贵州启动了少数民族调查研究出版《贵州苗夷社会研究》《贵州苗夷歌谣》等,让外界进一步认识贵州,直到今天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大夏大学教授马宗荣、谢六逸主持的贵州文通书局编辑所,编辑出版188种、10余万册图书,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传播、民智启迪,增强民族信心。
贵州缺盐,大夏大学在此开设盐务专修班,王伯群创办聚康银行、利民公司、仁岸和永岸川盐运销处并任董事长。
地方志中的只言片语,背后映射着波澜壮阔的时代。
文、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图/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提供
编辑/陈江南
二审/姚曼
三审/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