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非遗 定陶区山大附中开设曹州绳编课程
大众网记者 王硕 定陶报道
曹州绳编技艺起源于明清时期曹州辖区,今菏泽一带,是绳结花卉技艺中的绝技,有“看花听鸟”之美称,在定陶区已有400余年的历史。2008年12月,曹州绳编被菏泽市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被列入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项传统民间工艺。
曹州绳艺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博大精深,民间常有“春夏秋冬花常开,纵舍一生织不完”“眉秀纤指巧,十学九不成”“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还不巧”等说法。其工艺技法的发掘、整理复原,有着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和现实社会意义。
构建课程体系,活态传承
为了将曹州绳编技艺发扬光大,定陶区山大附中实验学校特邀曹州绳编传承人秦怀中进校园,将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教育与美育融合,将活态传承的非遗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校本课程——《山大附中实验学校曹州绳编课程》,并作为初一、初二必修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此课程分为独学习和群学两种方式,以及红色非遗和非遗文创两大学习方向。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主题文化介绍、非遗项目技艺演示、非遗体验与创作、学生作品评价等四个环节。
曹州绳编课程实施过程中,以端午节等重大节日、节气、纪念日文化为主线,选取与其紧密相关的标志性具像物品为绳编创作对象,组织学生进行编织体验、编织创作、编织展示。
通过曹州绳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确保学生经过两年的系统学习,能够接触到端午节等22个节日文化,能掌握斜卷结等24种常见绳结编法,完成文昌笔等11个非遗文创作品。通过课堂学习及实践练习,学生能灵活运用绳结编织方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创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审美意识,陶冶个人情操,增加对绳结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此外,课程还注重从重大节日、节气文化中挖掘思政元素、美育资源。将曹州绳编技艺与节日习俗有机融合,在重大节日习俗到来之际,通过课程成果展示,引导学生参与当代文化生活,8年内共向3000余人传授了这项手艺。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民族文化的情感,生发自觉传承优秀文化的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工匠能力。
以美为魂,以史为体,开发红色非遗课程
红色标语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之一,是中国革命史上的独特文化现象,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红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革命文物资源。
为进一步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习革命文化,提高保护革命文物的意识,山大附中实验学校紧扣红色文化资源,以“红色标语”为载体,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支撑,开设“红色非遗”课程群。创新性的将红色文化与非遗文化进行碰撞,运用曹州绳编技艺,创作红色标语绳编作品,创作新时代宣传标语,通过非遗体验、非遗创作,促进革命文化传承。
通过深入挖掘红色元素赋能育人成效,不断将传统技艺融入红色文化,组织学生开发红色文创作品60余类1360件。旨在引导学生站在家乡文化之上,完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并接受红色教育。引导学生在浓厚的红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氛围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与创新的学习过程中提升个人艺术修养。有力地增强了学生的乡土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课程影响与辐射
曹州绳编课程内容既注重传统性又兼顾时代性和创新性,有效地拓展学校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助力学生美育、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具有指导意义。
根据市、区教体局的指导与要求,山大附中实验学校不仅面向本校学生开设绳编课程,同时面向全区开放,定期组织结对的学校的师生开展实践活动,将成果惠及周边校区,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在本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辐射价值。
2020年3月,山大附中实验学校被认定为定陶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作基地”并授牌。
2020年5月,山大附中实验学校凭借“传统非遗项目下的创客课程建设案例”,荣获2020山东省中小学教育装备应用创新案例一等奖。
2021年7月,山大附中实验学校凭借《红色教育课程》被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命名为山东省“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
2022年4月,山大附中实验学校《曹州绳编艺术实践工作坊》荣获“山东省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三等奖”;
2022年9月,“曹州绳编”被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为“2022年度山东省初中校本课程优秀案例”。
2023年5月,山大附中实验学校申报的“红色非遗实践教育”入选菏泽市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