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农民变身“飞手” 空中洒药施肥

宁企研发无人机为农业生产装上“智慧大脑”

农民变身“飞手” 空中洒药施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见习记者曹馨月

今年7月,我市出台《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和有力支撑。记者日前了解到,位于江宁的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作为南京发展低空经济的先行企业,将“丰鹏600”“XC-05”等创新型智能无人机在农业领域落地应用,从南京到全国甚至延伸到海外市场,这些自主研发的无人机不仅能够为农田洒药施肥,更能够携带测绘相机、多光谱相机对农田进行精准测量,进行农田病虫害监测,从而实现精准农业。8月19日,记者走进这家企业,进行了一番探访。

空中施肥,无人机给农业装上“智慧大脑”

夏日炎炎,在江宁区东吉大道附近的一块农田上方,“丰鹏600”无人机嗡嗡作响。

“以前,我们得顶着烈日,拿着沉重的肥料桶,在田间地头一亩一亩地施肥。”一位皮肤晒得黝黑的村民王大哥,望着天空中翱翔的无人机感叹道,“现在有了这些‘帮手’,不仅效率高,还让我们免受暴晒之苦,真是方便了很多。”

记者了解到,2015年,拓攻机器人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做的是无人机里最核心的部件——飞行控制系统,此后,除无人机上游核心部件之外,还开始进行无人机整机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现在,该公司业务线中最大的板块就是农用无人机。

“我们研发的无人机,为农业生产装上了‘智慧大脑’。无论是农田还是果树,无人机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航向,同时,洒药追肥的速度也可以随时调控。”拓攻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张逸群介绍道,“在农业应用中,无人机使用最频繁的时候,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江苏的很多农田,水稻追肥和防治病虫害集中在这个时间。用无人机替代人工追肥,就能让农民从夏日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可以提高这些作业的效率。”

张逸群告诉记者,随着技术和产品的升级迭代,公司研发的无人机还可以进行高精度的地形测绘和图像识别,为农民提供详细的土地和作物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作物管理、施肥、灌溉等多个环节,从而帮助农民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

农民变“飞手”,飞无人机也要考“驾照”

“过去,在农业领域有专业的飞手团队,他们采用流动式无人机作业模式,根据农户需求灵活调配无人机,在各地农田间穿梭作业,为农户提供精准的农药喷洒服务。”张逸群向记者介绍,这种模式很适合家中田地较少的小农户,有效解决了他们因规模小而难以承担高昂农业机械费用的问题,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降本增效。

对于田间作业的农民来说,农用无人机如何快速上手是一个问题。张逸群介绍,该公司生产的无人机产品并不直接面向终端用户销售,而是将产品售给国内外各区县的经销商。经销商在接受专业培训后,负责对接当地农户,提供相关教学服务。这种类似于汽车4S店的模式,不仅降低了农户的购买门槛和学习成本,还能确保无人机服务的专业性和持续性。

“这就好比上路开车需要考驾照,无人机‘驾驶’也需要考证,而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作证书是由企业颁发的。我们要教会经销商相关知识,比如无人机操作、故障维修等。客户从经销商那边学会并通过考核才能拿证,也有客户会到我们园区来直接学习。”记者观察到,拓攻总部的大楼里就设有培训教室,室内陈设着一些无人机以供理论教学,而在园区边上还有一块专门的场地,用于实操培训。

“现在无人机在智能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很多操作还需要人工介入,我们期待未来能够实现更高级的自动化。”张逸群说。

应用场景拓宽,助力南京低空经济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农用无人机,该公司还在拓展无人机在物流、巡检、救援等多方面的应用,目前该公司已经服务超过400家的国内企业和200余家海外客户。

“像在黄山这样的山区景区,传统的物资运输方式既耗时又费力。”张逸群举例,“而我们的无人机却能够轻松地将物资从山脚运送到山顶,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在南京长江航道上,拓攻机器人公司的无人机物流系统也已经开始试运行,为来往船只进行物资补给。未来正式投入使用后,船员们只需在专门的应用程序上下单,无人机便能迅速响应,“一键送货”至指定船只。“在试运行初期,为了确保安全,无人机可能需要在船只停泊或低速航行时进行物资投放。后面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我们会努力实现无人机在船只正常航行过程中的物资补给。”这意味着,未来船只无需减速或改变航向,无人机便能精准地飞抵船只上空,完成物资的投放与补给,随后迅速返回,整个过程高效且安全,大大提高了航行效率。

“低空经济不仅是一个新兴产业,更有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张逸群表示,“南京既有丰富的航空航天科教资源,又拥有长三角经济圈的强大动力。我们相信,在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下,无人机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