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龄化趋势明显 积极谋划打造“夕阳红”美景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马佳丽)近日,浙江省老龄办公布《2023年浙江省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截至2023年末,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339.40万,占总人口26.17%,比上年同期增长74.95万,增长率5.93%。如何为这部分庞大的老年群体提供优质的服务与关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公报》并非只有严峻的数据,更释放出了一系列积极的信号。近年来,浙江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全力守护“夕阳红”,特别是针对孤寡老人推出多项优化服务,确保他们得到关心和照顾,同时努力推动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安享晚年。
康养产业蓬勃发展 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加速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大力发展涵盖养老、养生、医疗等多业态的康养产业。《公报》中首次提及的“康养行业领军企业(机构)”成为新亮点,标志着浙江老年人需求的变化和康养产业的创新升级。
为满足高龄老人的多样化需求,浙江省政府积极作为,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助力和监管保障,激发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此外,去年启动的公办养老机构国企化改革也取得显著进展。截至目前,已有16个市县级公办养老机构成功转型为国企,以更灵活的运行机制和专业服务满足老年人需求。
在老年教育资源方面,浙江同样展现出创新活力。《公报》数据显示,浙江省拥有各类老年教育机构12847所。为解决资源分布不均、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浙江着手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打造普惠式的“15分钟老年教育学习圈”,进一步优化资源供给,让老年人享受更便捷、优质的教育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日举办的2023浙江(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上,众多海内外企业展示了前沿的适老产品与服务模式。同时,44家领军企业(机构)脱颖而出,将在康养服务、智慧养老、老年用品等领域发挥示范作用,引领银发经济产业的创新和提升。
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 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
健康是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浙江正逐步完善其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据《公报》显示,全省二级及以上医院中,设置老年医学科的占比高达99.61%。同时,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数量也达到417家,比上年增加了38家。
为了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免费的健康服务,浙江省自2022年以来实施了城乡居民“三免三惠”健康行动。截至2023年末,已有638.53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享受了免费体检服务,203.36万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接种了流感疫苗。此外,609.47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城乡社区接受了规范的健康管理。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深入,浙江省正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老年友好的社会环境。在日常生活方面,浙江省也进行了大量细微但实用的改造,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过去一年里,浙江新建了1402个“一老一小”服务场景,增设了2013台电梯,361个新建小区配备了养老服务设施,同时有2151家医疗卫生机构建成了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此外,浙江省民政厅正从“医食住行”四个方面入手,努力将更多优质服务送到老年人的家门口。在医疗方面,试点建设一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如舟山市定海区引进的认知“数字疗法”,为老年认知障碍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精准的手段。在饮食方面,针对山区海岛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浙江省计划今年再建2500个助餐点,以满足其刚性就餐需求。
养老护理员队伍壮大 长护险普及加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养老护理员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但浙江省在养老服务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人数几乎翻倍,为养老服务注入新活力。《公报》显示,2023年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1.31万人,较去年有显著增长。每万老年人口持证护理员数从2022年末的22.7人增长至23.96人,距离浙江省2025年25人/每万老年人口的目标更进一步。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不断扩容,离不开浙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导。为了解决养老护理员上升通道不畅、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全省各地积极完善激励机制,实施入职奖补,推动落实岗位津贴,并组织各类技能大赛,以提升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地位和吸引力。
与此同时,浙江省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长护险主要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保障,旨在为他们提供更多照护服务,并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自2016年浙江试点推出长护险以来,参保对象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末,参保人数已达1878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目标,并明确今年将新增参保人数2000万人以上。春节前,省政府办公厅还印发了《构建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将按照国家部署普遍建立城乡一体的政策性长护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