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建筑领域2030年前将实现碳达峰

南京建筑领域2030年前将实现碳达峰

相关实施方案出炉,聚焦城乡绿色建设

■到2025年,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到2030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将达9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保持在40%以上;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可渗透面积占比达到45%,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90%……记者3日从市建委获悉,《南京市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我市提出到2030年前,建筑领域将实现碳达峰。

据了解,《方案》由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围绕四个方面制定18类举措,以助力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在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方面,《方案》提出了优化城市结构和空间布局、提升城市更新绿色低碳水平等6项举措。包括城市更新坚持“留改拆”并举,加强绿色低碳相关指标跟踪评价;着力提升城市蓄水、渗水和涵养水的能力。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可渗透面积占比达到45%;全面落实“无废城市”建设理念,到2030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90%,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5%;完善城市林荫系统,提高城市绿地单位面积碳汇效能。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保持在40%以上,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覆盖率达到82%。

在打造绿色低碳社区方面,《方案》提出创建绿色低碳社区,提高社区智慧管理能力等举措。具体包括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建设“一站式”生活服务综合体,探索零碳社区建设。到2025年,绿色社区创建取得显著成效,力争80%以上的社区参与创建行动并达到要求。

在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方面,《方案》提出了发展高品质绿色建筑、推进绿色低碳建造等五方面措施。例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到2025年,政府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比重达60%;拓展可再生能源种类和建筑应用形式,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比例超过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鼓励实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到2025年,新增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面积不少于150万平方米,力争2030年底前完成城市非节能公共建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