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百所高校后勤服务软实力动态竞争力指数发布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发挥大数据技术和科学评价体系在教育后勤领域的应用效果,全面客观记录教育后勤行业发展的动态历程,总结各高校后勤服务创新经验。通过对比历年“指数”结果变化,观察行业和学校在教育后勤领域的发展动态,为推进高校后勤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9月12日,由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后勤研究院主办的“2023年度百所高校后勤服务软实力动态竞争力指数”发布会(以下简称“指数”)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举行。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二级巡视员于洋、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后勤研究院院长牛维麟出席会议并致辞,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黎玖高主持会议。众多高校分管后勤校领导、后勤部门负责人、专家、企业负责人、媒体人参会。
于洋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协会后勤研究院自成立以来聚焦教育后勤中心工作,围绕引领教育后勤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开展一系列开创性、奠基性、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他强调,当前高校后勤“量”的短板已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质”的提升成为紧迫的要求。课题研究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把师生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后勤改革发展成效的基本尺度,从后勤服务软实力角度来测度高校后勤服务质量、保障能力、运行效率,充分体现了后勤改革发展的价值导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念引领和实践应用意义。
牛维麟介绍了“指数”研究的背景和目的,表示开展高校后勤服务动态竞争力指数研究并不是单纯进行行业排名,主要目的是想通过研究和发布“指数”,以动态的视角客观展现高校后勤服务软实力现状,剖析高校后勤服务典型做法和成效,树立标杆,发现短板,促进高校间交流与分享,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课题组执行负责人、后勤研究院副院长曾繁文发布了指数的研究成果。他介绍,为保证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便于观察研究对象的变化趋势,2024年“指数”继续以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各地方代表性的百所高校(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75所,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高校31所)为样本,高校名单与往期“指数”完全一致。“指数”共产生64项数据,归纳为4个研究维度和16个测量方向。其中维度一是理念引导力,测量方向是思想引领、品行导向、以身作则、知校爱校和健康生活;维度二是效能推动力,测量方向是学生获得感、情感认同度、工作支持度和综合满意度;维度三是整合传播力,测量方向是平台建设、信息传播、互动反馈和社会影响;维度四是服务创新力,测量方向是创新意识、创新举措和创新效果。
2024年“指数”的数据观测周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共获得各类数据约1300万条,纳入研究的数据类型和结构与上一年保持一致。针对在校学生、教师和后勤职工共回收有效问卷5986份,其中学生问卷3371份,教师问卷1912份,后勤职工问卷703份。
发布会现场,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谢学文以《育人为本、服务为先 北京林业大学后勤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为题,江苏大学副校长杨道建以《用好“加减乘除”工作法,强化后勤效能推动力》为题,北京大学总务部部长张胜群以《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后勤高质量发展》为题,复旦大学总务处处长朱莹以《深化改革,创新引领 为复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高质量后勤保障》为题,中国农业大学后勤保障处副处长胡亚男以《深耕“后勤小生”打造思想共振平台》为题,针对各自后勤服务优势领域进行了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