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出如画“丰”景,捧出幸福生活

□张文婷

年丰时稔,穰穰满家。在岁月的更迭中,秋分时节又一次带着丰收的喜悦向我们走来。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他强调,希望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都积极行动起来,一步一个脚印,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奠定基础。

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通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宣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全面展示我国“三农”发展辉煌成就,生动描绘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图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奏响丰收的乐章,共话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

丰收之美,既源于辛勤劳作的丰厚回报,也来自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千万工程”在广大农村地区种下了发展的种子,点亮了万千农民的美好生活。从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到美丽乡村的蝶变,一幅美丽乡村的振兴图徐徐铺展。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特色农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智慧农业是乡村全面振兴最亮丽的注脚。新型的灌溉技术、高效的种植方法以及智能化的农业设备,无不体现着“千万工程”下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这些发展成就的展示,既是农村幸福生活的缩影,也是学习交流的契机,为人们树立起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信心。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金黄的稻谷是丰收,飘香的瓜果是丰收,肥美的鱼蟹是丰收……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如今的丰收是多彩且多元的,曾经单一的传统农作物种植模式已被打破,各地依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传统工艺,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食物新品种、新领域、新技术不断开发,持续满足人民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得健康”的需求。

作为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角是农民。一方面要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另一方面也要让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富起来”。今年的丰收节把促消费作为节日活动的重头戏,将开展金秋消费季活动,充分发挥节日效应,助力优质农产品从田间走上货架,把丰收节策划成优质农产品“大卖场”。此外,广袤乡村是传统文化的宝库,民间戏曲、庙会、传统手工艺品等民俗文化各具特色,村超、村BA、村排等群众性赛事更是“热辣滚烫”。江苏策划了富有农耕特质、民俗特色、地域特点的群众性庆祝丰收活动,推动农文旅融合,进一步打开乡土文化展示窗口,在丰收节的舞台上,让年轻一代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农作物丰收的庆典,更是对中国农村发展成就的一次全面展示,是对“千万工程”伟大意义的深入诠释。当我们在9月22日这个秋分时节共同庆祝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时,我们礼赞的是丰收的中国,是充满希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乡村,也是广大农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1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