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丰都:奋力书写“共抓大保护”高分答卷
重庆丰都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原为国家扶贫开发县,经济基础薄弱,同时也肩负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责任使命。
近几年来,面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共赢的协同考验,丰都县委、县政府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聚焦水利、林业、生态环保等方面,坚持高位推动,全面推行“河长制”,探索形成“一河四长”、网格管护等机制,强化“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工作,精准治污保护水域,不断加强岸线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长江(丰都段)稳定保持Ⅱ类水质,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河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丰都在保护长江生态中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水域环境日益优化
严冬时节,龙河水清澈见底,阳光刺破云层,洒在河面上,泛起金色波光。
“这条河变化很大,过去冬季是条干河沟,春来又是洪水流,河水水质不好。现在经过治理修复,变成了绿水,我们住在这里,就像真的住在花园里。”家住丰都县双路镇花园社区的居民曾森林说。
龙河,是长江上游右岸一级支流。龙河干流(丰都段)长62.5公里,流经丰都江池、龙河、栗子等乡镇,最后经三合街道龙河口注入长江。这样一条丰都人民的“母亲河”,曾经由于流域工矿企业、水利电力、畜禽养殖的增多,一度断流22年。
龙河的蝶变发生在2019年。当年11月,水利部开展首批全国示范河湖建设,拟用一年左右时间实施综合治理,建设一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示范河湖,实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目标。龙河(丰都段)作为重庆市唯一,入选全国首批17个示范河湖建设名单。
这对于丰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为此,丰都持续开展污染源防治攻坚战、生态修复攻坚战,在龙河流域(丰都段)新建、改扩建污水处理站(点)17个,建成截污干管190公里、污水管网140公里,整治岸线43公里,拆除网箱养鱼22户1万平方米,清运河道内淤积泥沙20万立方米,拆除清理构建筑物39栋总面积8万平方米。同时,在沿河河岸、环湖绿道种植防护林,形成了30公里绿化带、10公里滨河绿道,扮靓河岸景致,终结了龙河流域22年常年23.6公里河道断流的历史。
此外,还推出龙河(丰都段)示范河湖管理标准化体系,建立起“一河三长共管、网格化管护、标准化巡河、联合执法、河湖水域岸线管控、河长制工作述评”六大标准化河流管理机制,推动实现系统管理、精细管理。经过生态修复,龙河(丰都段)保持Ⅱ类水质标准,流域内植被、鱼类、鸟类分别达到930种、153种和124种。
如今,漫步在龙河沿岸,破旧的厂房、浑浊的河水、荒芜的堤岸早已不见踪影,映入眼帘的是茂密的植被、清澈的河水、美丽的房屋,野生猕猴、鸳鸯等国家级保护动物也时隔20年再次在龙河出现。
做绿色“加法” 做污染“减法”
位于丰都县雪玉山的回山坪风电场,一座座“大风车”矗立在山巅之上徐徐转动,点缀在蓝天白云间,绿色电能正源源不断输送至千家万户。
近年来,丰都依托境内优势,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不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截至目前,全县风电项目装机总容量达35万千瓦,居全市第一,年上网电量6.5亿千瓦时。与同等发电量的火电项目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20.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55万吨。
不仅仅是风电,丰都目前已经运行的清洁能源项目还有水电、热电联产、光伏等项目,总装机7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7亿度,不仅满足本地电力供给,富余能源还跨区域外送。
在生产方面,丰都许多企业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创新力度,提升现代化生产水平,坚持以绿色发展换取长久生存。
作为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近年来,东方希望丰都水泥有限公司秉承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不断进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成功将企业打造成为长江中上游一颗闪亮的“明珠”,改变了民众对水泥厂的传统认识,也为水泥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典范。
该公司聚焦绿色生产,去年组织实施全国第一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预热器五级改六级,实现年节约标煤量6000吨,并对五条生产线进行篦冷机三代更换四代、生料立磨更换、水泥磨技改、磁悬浮风机改造、燃烧器改造、空压机改造等20余项创新改革,熟料综合能耗从110kg/ce降低至97kg/ce,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节约标煤量达10万吨以上。
此外,丰都还是农业大县。近年来,全县农业生产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持续不断做绿色“加法”、做污染“减法”,农业生态环境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局面。
因地制宜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建立减量增效示范片1.2万亩,水稻、玉米统防统治覆盖率46.9%。大力推进粪污资源化和废弃物循环利用,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60%以上、处置率达100%。
同时,全面加强水产养殖污染专项治理,成功打造包鸾镇1000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开展标准化改造养殖池塘17个、尾水治理600亩。扎实开展塑料垃圾污染专项整治,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对11家大型商超“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实行量化考核,收缴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1.7万支。
山更青 水更绿
“以前碧溪河流域的工厂垃圾、生活垃圾、污水都排到河里,水被污染,变得浑浊不堪。现在经过治理后,水质好多了,鱼虾又回来了。”近日,社坛镇平安村村民舒兵发现,河水一年比一年清澈,河里游弋的鱼多了起来。这是碧溪河流域严格落实“河长制”,采取一系列措施带来的变化。
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丰都创新河流管护机制,探索形成“一河四长”联合管理责任体系,各级河长主动履行巡河查河巡库职责,实现了管河、护河全覆盖。同时,大力实施水生态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以集中整治碧溪河、小佛溪、汀溪河等次级河流为重点,围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重点,加大畜禽水产养殖、榨菜加工废水等污染源管控,深入打好次级河流水质提升保卫战。
为了进一步提升碧溪河水质、保障水生态环境,2023年,丰都在碧溪河流域安装监控摄像头101套,重点监控沿河两岸的支流入河口、工业企业排污口、生活污水排污口、重点工业企业、种养业、重要交通要道等,覆盖碧溪河全流域。生态环境部门和相关乡镇工作人员能通过手机、电脑等在系统平台上浏览视频图像,24小时实时监控有无偷排废水等行为,对碧溪河流域实施全方位、动态化实时监控,为河流巡查、预警预报、科学评估、行政执法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依据。
在林地管护方面,丰都突出用好林长制这把利剑,建立最严格的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森林火灾预防、破坏林业资源案件查处”三场硬仗,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林业生态安全平稳可控。
丰都还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为抓手,大力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国家储备林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近五年完成营造林102.22万亩,义务植树1110万余株,勾画了“一江碧水、两岸秀色”的美丽画卷。同时,结合农业产业结构化调整,大力发展笋竹、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建成各类林业基地172万亩,培育林业亿元级龙头企业3家、林业经营主体192家,九重天景区荣获全市首批森林康养基地称号,建成国家森林乡村6个、市级绿色示范村53个,林业发展态势持续向上向好。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绩深深刻印在丰都这片奋斗的热土上,见证着丰都绿色发展、高质量转型的坚实足迹。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丰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新时代美丽丰都建设布局已成、气势已起。(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