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智”绘蓝图 启航新篇
在天津大沽船舶工程有限公司造船车间,一艘长10米、宽4.2米的水陆两栖全垫升气垫船的船壳刚刚完工,即将安装动力系统。“这是一种特殊交通工具,航行时不需要考虑航道水深,可以直接跨越壕沟、暗礁、沙丘、泥潭等各类障碍,停靠时也不需要码头,乘客在岸上便可登船、下船。”该公司总经理贾春生告诉记者,这艘船是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新船,适合执行抢险救援、湿地保护等任务。
天津,依河傍海。数百年来,从三岔河口到天津港,百舸争流千帆竞的忙碌场景历久弥新。
当前,天津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1.招才引智 创新突破
在天津市南开区八里台,沿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交界线往西不远处,是天开高教科创园,这里是天津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孵化器和科技服务资源集聚区。
薛山是普微(天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他向记者展示了一台小巧的仪器。这台仪器将一片试纸“吞进肚中”,几分钟后屏幕上就显示出了抗原检测结果。
据介绍,这台机器是高精度微流控检测仪,通过荧光免疫检测技术,目前可实现4至5分钟检测出结果。
“以后,我们的家庭医生也可以带着这个‘小家伙’走家串户,患者也不用只为了基本检测奔波于各大医院了。天开高教科创园优质的发展环境和贴心的配套服务为我们创业、走向市场架起了桥梁,让我们能够放心地钻研技术,并让这些新技术转化成产品,走向市场。”薛山说。
对高端人才和优质企业来说,天开高教科创园展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
天开高教科创园6号楼,是南开大学各学科领域科技型企业聚集地。中芯恒瑞(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就在6号楼18层。该公司是一家生产低压电器的高新技术企业。
“我懂市场,但不能解决技术更新缓慢、创新性不足的问题。这时候,公司需要的是专业技术人才。”公司法人代表李建晨说。
南开大学微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岳钊,就是这样的人才。岳钊带着专业技术来到天开高教科创园,与李建晨共同组建了中芯恒瑞(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合之后,公司持续创新攻关,在相关技术上实现了新突破。
天津市南开区科技局局长李梓表示,天开高教科创园作为天津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先锋阵地,开园一年来,园区内注册企业数量已超2000家,其中核心区内注册企业数量超900家,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已在园区扎根成长。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要素汇聚,这里将成为创新能级不断提升的新型“试验田”。
2.依河傍海 “数字”加持
站在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记者远远就能望见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重”)厂区摆放的大型港口装卸设备。
太重和海油工程是“邻居”,也是合作伙伴。明年6月,太重将向海油工程交付首台(套)融入数字孪生技术的造船门机,载重量达1200吨,用于海上作业平台模块的“叠搭”吊装作业。
有了数字孪生技术加持的造船门机,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太重技术中心港机所所长贾涛介绍,这台造船门机装有20多个摄像头、约30个防撞雷达以及上百个传感器,客户在中控室不仅能看到这台设备的“一举一动”,还能实时查阅相关运行数据。
位于天津市临港经济区的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发展”)天津海洋装备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一期主体已经完工。该基地总投资21.46亿元,建成后不仅将整合渤海区域海洋油气装备的加工制造业务,还将新增设计研发、检测维保等业务板块,实现海洋油气装备全生命周期的生产运营服务。
作为天津海洋装备产业的主要承载地,滨海新区形成了以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海洋文旅、航运服务等为代表的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经济规模达3300多亿元。
目前,天津在船舶和海洋装备制造方面基本形成了以海洋油气装备、高技术船舶、港口航道工程装备、海水淡化装备和海洋能开发利用装备等五大产业板块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格局,聚集了海油工程、海油发展、中船(天津)等企业。今年1月至5月,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7.4%。
2022年发布的《天津市海洋装备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在整体研发经费投入、产值规模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目标。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天津海洋装备产业规模已高达4624亿元。
3.海上“盖房” 绿色智能
十多层楼高、几十吨重、看着像个大烟囱……这是叠风新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风力旋筒助推系统。
“安装后能够实现船只全生命周期受益,预计年节油率约12%,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数百吨。”公司总经理李智表示,通过提升绿色风能的使用效率,该装备能够显著降低船只燃油消耗。
这家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企业,将海洋装备的绿色低碳化作为主攻方向。“我们希望将绿色节能的理念贯彻到海洋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中。”李智说。
随着海洋装备加速向“绿”发展,航运市场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也在向“绿”转型。
日前,记者见到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设备开发中心工作人员李樟云时,他正在给客户介绍基于多要素分析的能源与碳综合管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的能源与碳综合管控系统已经在天津港等全国多个港口运用,能使港口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管理实现‘用得清楚、说得明白、管得到位’。换句话说,这个平台能够更好地帮助管理者及时准确掌握港口的能耗和碳排放总体分布情况,哪个单位和环节碳排放超标了、哪里的碳排放有改善空间,都有数据支撑,让港口节能减碳工作更有抓手。”李樟云说。
一块块不起眼的钢板,如何变身为一个由几万个甚至几十万个构件组成、能够在狂风巨浪中“站立”二三十年的庞然大物?
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结构预制车间队长耿孝敏形象地说:“建造海工平台组块有点像‘盖房子’,一个是在陆地上用混凝土建造,一个是用钢结构在海上搭建。”
在海上“盖房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打砂、切割、焊接、喷漆、组装……一系列工序缺一不可。其中,焊接是保障海上作业平台稳定性的关键环节。以前,大多是人工焊,如今有了智能生产设备和管理体系加持,效率明显提高,成本大幅降低。
“铁裁缝”刘海林,是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智能制造分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现在,他不仅是公司焊接工人的师傅,还是焊接机器人的师傅。从2020年开始,刘海林就着手研究将专业知识“嫁接”到智能机器人身上。
“现在公司有8台焊接机器人,我们要把经验变成数据‘喂给’机器人,每个焊工‘教’出来的机器人在摆动、停留等细节都会有差异。”刘海林说。
走进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负责管道切割和焊接的20多台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作业。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一个焊工一天最多干五六个小时,现在机器人可以24小时作业。叠加使用其他智能设备,整个车间的作业效率提高了30%左右,成本降低了约30%。
近年来,天津聚焦龙头企业带动,加快临港优势产业提质升级,推进海洋装备从“天津制造”向“天津智造”转变。
“天津船舶工业起步早,海工平台与特种工程船是优势产品,海洋装备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程度走在我国前列。”在天津德赛国际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经营开发总监王平看来,天津要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深度推进海陆交通一体化,让港口更好地服务陆海统筹,助力港产城融合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 刘茜 董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