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剧的泼天富贵,《他从火光中来》接住了吗?|Talk剧评

作者 / 耳东陈

编辑 / 阿   笔

运营 / 小饼干

网友锐评:留给黄景瑜的兵种不多了,希望他能够继续稳扎稳打,一部一个兵种,继续努力在娱乐圈服兵役。 

消防题材的《他从火光中走来》已经是黄景瑜演的第N部军警职业相关的作品,这部剧的播出契机也很玄妙:

前有黄景瑜「在娱乐圈服兵役」的人设深入人心;中有传闻中原著作者为黄景瑜整整等了4年,就是为了让29岁的黄景瑜演29岁的林陆骁;后有《我的人间烟火》被群嘲,「泼天的富贵」和「轻舟已撞大冰山」的对比不可避免。 

就连《他从火光中走来》开播时,百余家消防蓝V联动的排面到了网友这里有了另外的解读:黄景瑜受不受益不知道,但中国消防肯定是最大受益人,臣妾此身分明了……(温馨提示:《我的人间烟火》开播发布会当天,也有消防员专属厅,20+消防员到场支持。)

玩梗起哄都好,那是观众的自由。行业应该看到的是,拉来流量搞制服诱惑(不止「兵役」)是否真的是明智的双赢之举,观众对职业剧的审判到底是戴着有色眼镜的无差别攻击,还是说得真在理。

火光烧掉了一部分遮羞布,也照亮了一些职业剧上的创作误区。

一、职业=跳板

说回到黄景瑜服兵役这件事。

从电影《红海行动》到近两年的《破冰行动》《罚罪》《爱上特种兵》《王牌部队》,他深入人心的荧屏形象确实不是军人就是警察,现在又多了个消防员。

对于演员来说确有戏路窄的风险,但演员在选择角色上也是被动的,演了个茄子所有紫色都来找,这是不争的事实。且某种程度上,能够演好一个类型的角色也是本事,尤其是军警类对体格、体能要求都很高,做到看起来像并不容易,细皮嫩肉的味儿不对,放不下包袱的没有魂儿。

换句话说,服好娱乐圈的兵役,也得有金刚钻。但总有头铁的创作者和流量不信邪,所以才有了荧屏上各式走样的「制服爱情剧」。 

——对于资本来说,通过流量变现并进行价值增值是核心目标,具备相当粉丝基础的流量小生就成为首选:女性粉丝占大多数,有钱的姐姐们有购买力,是广告主们潜在的客户;有闲的妹妹们有战斗力,万一翻车粉丝烧爱可比公关或水军上心,哥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管拍成什么样都有粉丝托底,目的达到了。

——对于流量来说,「制服」系的剧一般隶属正剧挂,公安消防国安医疗题材本身特殊,意味着大制作和强班底,以此作为跳板实现转型,成为很多流量小生职业规划中格外重要的环节。在粉丝心目中也是「好饼」,堪比「飞升」的筹码。

底层逻辑厘清之后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骂声一片仍旧不能改变现实。

所以在看到《他从火光中走来》这种,起码秉承着对消防行业的敬畏和对观众尊重的心态拍出来的作品时,即便它在叙事节奏有些散碎和凌乱,观众仍觉它「值得泼天富贵」。

首先它呈现了一个消防站应有的建制:林陆骁和杨振刚作为站长和指导员,典型的一个爹一个妈带一群孩子的军警类型剧标准配置,火爆和温柔相对,业务和思想相连;队员里的「大脑」是余奇磊,结构力学家,也让观众对救援的科学性有了新的认识;刘如意,「没有他这个家都得散」的黏合剂;新兵一九、十全,地震遗孤立志继承衣钵,传承的代表。还有一个楼明远,消防改革背景下理念和知识的「鲶鱼」,上价值的部分从这里找指定没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些演员从外形到行走坐卧,是那么个意思啊!体型高矮胖瘦都有,救援上山下海钻洞,需要力量型的也要灵巧型的,看起来真;行动或生活都没有包袱,救援现场免不了灰头土脸的埋汰样,平常也糙,包括但不限于袜子一周不洗,睡相差外加磨牙打呼放屁。

演什么像什么说的就是这个理。 

这些年通过制服剧转型成功或令人眼前一亮的演员或者剧不少。比如前几年贾乃亮演的《空降利刃》,他一改综艺中的搞笑或荧屏上的奶油气,粗砺硬朗打磨出的「锅盖头」气质诠释出了从王牌飞行员到空降兵的成长起伏。《你是我的城池营垒》中白敬亭饰演的特警队长邢克垒,身形挺拔身手利索,娃娃脸也有棱角,关键是可以相信「尊敬的特警先生」能够在危难时挺身而出,不至于一戳就折了。

制服剧可以当跳板,互相利用后并拆台还是双向奔赴彼此成就顶峰相见,一念之差结果天上地下。

二、专业=无恋爱

披着职业剧的皮恋爱一直被观众诟病,只见爱情不见行业确有其事。

但有的创作者可能没搞清楚观众为什么骂或者骂的重点是什么。

一不是不许职业剧中谈恋爱。任何职业目前为止大部分是由正常的人类从事,是人就有感情,七情六欲再正常不过。

同为消防救援题材,海外长寿剧《紧急呼救》至今拍了六季,里面感情关系比塌了的房子重力结构还复杂,不止有异性三角螺旋恋,还有同性之爱,但是人家的救援主线故事一点都没耽误,由此展开的对于消防救援建制、社会意识形态乃至种族观念的延伸思考更是发人深省。 

TVB早年的一大堆律政刑侦剧,来来回回那些演员,欧阳震华、关咏荷、蔡少芬、吴启华、林保怡、陈慧珊,单看这些名字能够想到并「拉郎」的CP组合已经比蜘蛛网还密,是不是也没影响《壹号皇庭》系列,《陀枪师姐》系列和《鉴证实录》系列成为一代人的职业启蒙甚至职业理想?

真正的职业剧包容性比想象中大太多,它不仅能装下情爱,还能记得一个时代,留住一群人。

二是不要忘了对职业起码的尊重。任何被搬上荧屏或者暂未被搬上荧屏的职业,都有其神圣性,它承载着心之所向的人的梦想,投射的是现实中对这一群体的态度。以专业换取美人一笑并非浪漫,是愚蠢——比如把灭火器当玩具,和幽王击鼓取悦褒姒有什么分别。

这里插播一段题外话。有时候用感情线填充故事内容实属无奈之举,锅不只是演员的。任何专业都有门槛,对于门外的人来说是有壁的,普通人而言不了解无妨,创作者不懂就很致命。因为对行业无知闹出的笑话比比皆是,不只是制服系的职业剧,任何职业剧空洞乏味的根源都在于创作者本身对于所写的行业知之甚少,或者闭门造车,或者蜻蜓点水采风后便匆忙上手,专业不够也就只能感情来凑。

不禁让人联想到现在网文写作的现状——卷到一个新高度,作家为了实现小说中的设定恶补相关知识的新闻并不少见,考过执业医师、司法考试、CPA的神人们并不在少数。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观众或者读者一杯水,还望创作者们周知。

三、专业度高=观看门槛高

好的职业故事,专业程度是重要衡量标准。

专业并不等于门槛高,生活中常见的职业和普通人之间是没有壁的,自视甚高、故弄玄虚或者压根讲不好故事才是讲述各种职业故事最大的门槛。 

基于此,不难看出《他从火光中走来》走的是亲民路线。对于消防员群体,观众了解一部分:他们不仅负责救火、救灾,也会解决生活中意想不到的问题。

比如:帮助好奇吞灯泡结果拿不出来的人,戒指卡手上摘不下去的人,脑袋别护栏里动不了的人……还比如:捅马蜂窝、抓蛇、救猫等等。这些其实在此前相关消防纪录片中也有如实拍摄记录,真实性可见一斑。

也有观众不了解的部分。比如并非每一次的救援都是以命换命的英雄自戕式悲壮,地震救援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除了团队合作,还需要结构力学专家进行科学的判断,甚至灭火器的使用都有上风和下风的区别。深入浅出地讲故事,对于消防战士的日常是一次集中的体现,也是对消防知识的一次集中的普及。

再举两个和制服系关联度不大,甚至不算职业剧的例子。以塞罕坝固沙造林为背景,讲述一代青年学生投身坝上令荒漠变绿洲的《最美的青春》,虽然是年代剧的序列,但其中对于撒种、育苗、植树的生态科普,专业程度甚至远胜一般的职业剧;以及《山海情》,农业专家带领西北人民种蘑菇致富的专业描绘同样堪为范本。

职业的魅力因为专业闪光,专业的刻画一定不是观众拒绝任何一部真正职业剧的理由。

而演员和影视行业最大的魅力是能在戏剧的环境中无限体验别人的生活,请珍惜,别辜负了。

热门相关:你好,霍少大人   重生成偏执霍少的小仙女   紫府仙缘   悠哉兽世:种种田,生生崽   重生之女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