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从高山向导到珠峰队长

“人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大山。只要我们有梦想,只要我们努力,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中的珠峰队长。”纪录电影《珠峰队长》出品人苏拉王平说,他希望把这部电影献给疫情下所有怀揣希望的普通人。6月21日晚,该片在京举行首映礼,苏拉王平与观众现场互动,分享这部“用命换来”的影片创作过程。

作为一部沉浸式体验攀登珠峰全程的电影,《珠峰队长》真实记录了一支普通人组成的民间登山队,如何在专业高山向导、队长苏拉王平带领下,经历40多天的艰难攀登,终于在2019年5月圆梦世界之巅的过程。

苏拉王平既是该片的发起人,是创作者,也是被拍摄对象。他出生在四川阿坝州黑水县三奥雪山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条件艰苦,当地人仅靠种地、畜牧为生。何时能走出大山,成了苏拉从小的梦想。有一天,当一支登山队来村里考察时,苏拉第一次知道了高山向导这个职业,知道原来每天都看见的雪山,也可以成为致富的资源。就这样,他走上高山向导这条职业道路,组建了自己的专业队伍“川藏队”,帮助许多登山爱好者成功登顶。多年来,他还带领村里的乡亲们“靠山吃山”开民宿、当向导,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成为一名攀登者以后,我就在想,什么时候能去珠峰。但我个人登顶,没有任何意义。”苏拉直言,做了这么多年登山队长,他觉得自己一定要带队登一次珠峰,做一次珠峰队长。“还有一个梦想,是我想把珠峰拍下来。我们爬雪山这么多年,看到了特别多美景,但到现在,中国也只有520多个人登顶珠峰,所以我想让更多人知道,登顶珠峰,你会看到什么。这就是这部纪录片的由来。”

要把珠峰拍下来,即便是专业的摄影团队,做起来也不现实。苏拉说,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他的高山向导团队变成高山摄影师。这几年,他对他们进行系统化培训,学习在极端环境下完成高山摄影任务。片中的七名高山摄影师,全部来自苏拉的“川藏队”。拍摄过程中,摄影师要在海拔8400米以上操控无人机,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低温摘掉手套操纵设备,还要时刻警惕随时可能刮起的10级大风。为保证设备电池能够工作,一路上他们都贴身携带电池,夜间还要把电池放到睡袋里“同眠”。《珠峰队长》完成了在8470.2米海拔的无人机航拍,这也是目前最高海拔无人机起飞航拍的电影。

拍摄该片时正值“珠峰热”,全球各地的登山者都汇聚于此,攀登人数达到峰值。而冲顶的窗口期只有一周时间,因此就会出现珠峰“大堵车”,影响登顶进程和拍摄效果。为了错开“大堵车”,苏拉在权衡天气等因素的前提下,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提前冲顶。最终,这支15人的团队成功登顶并安全下撤。因为提前出发,他们也成为当年全球第一支登上珠峰的团队。苏拉既是导演,又是队长,全程都要照顾好每一位队员,以至于下山后他的脸变成了锅炉色,一下子瘦了20多斤。但看到全员安全、拍摄到的素材完整,他还是很高兴。“我们没有一个人受伤,拍摄到了各个角度的珠峰,甚至还用无人机实现了俯瞰视角看珠峰,我觉得非常幸运。”

该片将于7月2日上映。(记者 袁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