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是民族交响乐的宝贵财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姜雨熙
“好的作品需要时间和听众的检验。”9月11日,《华韵撷英——中国交响乐创作百年回望》专题讲座在贵州民族大学举行,本次讲座是第六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名家讲座的第3场活动。讲座特邀中国交响乐团联盟首任主席、中央芭蕾舞团原首席指挥、国家一级指挥卞祖善主讲,他详细介绍了我国交响乐创作发展不同时期的典型代表人物,结合各时期特征分析该阶段的代表性作品,讲述了经典作品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展望中国交响乐发展的未来。
卞祖善以中国交响乐创作发展的4个时期——拓荒时期(1916—1949)、初创时期(1949—1966)、低谷时期(1966—1976)、新时期(1976年至今)为主线,通过管弦乐《春节序曲》(李焕之)、《黄鹤的故事》(施咏康)、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吴祖强等)、交响曲《地平线》(叶小纲)、交响诗《枫桥夜泊》(徐振民)、交响诗《江雪》(朱践耳)等35首代表作品,详细讲述了中国百年交响乐创作的发展历程。
中国作曲家为了表现本土民族交响乐,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之路。“在近百年的历史中,中国交响乐界见证了作曲家们如何将西方交响乐的创作手法融汇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孕育出一系列中国特色的经典作品,也催生出一支庞大的作曲家队伍。”讲座中,卞祖善介绍道,新时期受世界音乐思潮变化的影响,部分作品呈现出同质化的现象,但仍然不乏经典作品出现,尤其是新生代的优秀作曲家的加入,不少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作品,使得中国交响乐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一边听创作故事,一边听名家的交响乐。复杂深邃的主题,在卞祖善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变得通俗易懂,“朱践耳先生就是优秀作曲家的代表之一,在第十交响曲《江雪》中融合了京剧唱腔、古琴,他不断探索交响乐的表现形式,希望通过交响曲表现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15分钟的两个选段,是讲座中播放时间最长的作品。卞祖善说,每首作品的播放自己都有考量,《江雪》只有听到两段吟诵之间的差异,才能感受到这部作品的氛围,体会中国作曲家的气质与风格。
在卞祖善看来,中国作曲家面对丰富的民间创作资源,如何运用、提升是值得每个作曲家思考的问题。“贵州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优秀的音乐生态资源,对当地作曲家而言是十分宝贵的财富。欧洲音乐家的作品特色鲜明,我们中国的作曲家更应该以本土地域文化为依托,创作出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