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中老年人护理需求增长,保险产品和服务向“适老化”演进
【环球网报道 记者谭雅文】“2023年,半数消费者的家庭年保费支出在8000元以上,未来超六成消费者的保费预算在8000元以上,保费规模有望进一步提高。”4月23日,《2023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数据显示,在未来计划购买的险种中,商业养老险排名第二,消费者的养老焦虑带动了商业养老险和长期护理险的购买热情。
《报告》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与元保集团联合发布,分析互联网保险当下的消费特点和未来趋势。谈及保险市场增长的内在动因,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指出,经济增长带来的保障需求增加,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养老、医疗保险需求增长,技术进步与互联网的结合促进保险产品创新与销售渠道拓展等都是关键所在。
从养老角度来看互联网保险消费热点,《报告》显示商业养老险在2023年新签产品中排名第七,在未来计划新签产品中排名第二,有较大增长空间。当前商业养老险购买的主力军,仍为高收入的中年人群;但在未来1-2年内,20-30岁的年轻人计划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比例最高,养老焦虑开始呈年轻化趋势。
在消费趋势的变化中,与养老相关的险种引起关注。元保集团创始人方锐指出,随着消费人群更细分,宠物险、家庭财产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过去小众的产品未来增长潜力大。
《报告》调查显示,长期护理保险未来增长迅速,在计划购买保险产品中位列第五,相较于2023年新签保险排名上涨6位,且购买人群以中老年为主。当前高收入的中老年人群更偏好长期护理保险,未来预计更多三线及以下的中高收入群体会选择购买。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健康险将成为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支撑,康养生态体系有望迎来市场机遇。”《报告》认为,从技术条件上看,随着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保险有望变得更简单、更个性、更智能,这将大幅提升大众对保险的接受度,进而提升保险的普及度。
同时,《报告》建议未来保险企业应加快探索“适老化”产品服务的创新,丰富针对老年人群的产品供给,提高老年人的保障广度和深度。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原研究负责人朱俊生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充分发挥保险业长期确定性保障、分散长寿风险等优势,提升长期养老资金的投资收益率,积极参与养老金融市场。二是全面拓展老年带病体医疗险,为老年人群体提供保障。探索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风险提供保障。三是推动产品与服务结合,推动“健康险+健康管理”。四是秉持全生命周期理念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经济激励和消费者教育,促进年轻人增加养老储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