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自己玩的是dead game,但究竟谁才是真的dead game?
前天凌晨,所有《守望先锋》玩家迎来了OW自2020年4月发布新英雄回声以来可能最“重磅”的更新——游戏总监Jeff Kaplan,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姐夫”,离职了。
4月21日,暴雪官方发布通告,称Jeff Kaplan已经正式离开效力已经有19年之久的暴雪,而《守望先锋2》的开发任务落到了另一位暴雪老兵Aaron Keller的身上。
作为暴雪最资深的设计师之一,也是OW多年以来出镜最频繁的官方人员,Jeff的离开在OW玩家社群里激起了大规模的反响。尽管玩家群体对Jeff的评价不一,但大家看上去都有些意外和落寞,就像游戏图标默不作声地灰了下去:
自嘲自己玩的游戏变成了“deadgame”,这一幕在近几年来,实在是出现得太频繁了。
1
前段时间,我在一个游戏论坛上看到网友发帖,标题叫做【X站获得dead game独家播放权】。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乍一看,脑子里很容易就会冒出疑惑的声音,“你到底在说哪个dead game?”
事实上这就是个普通的资讯帖,讲的是OWL的转播权——只要玩家点击去随便浏览一下便会恍然大悟。正常情况下,网友阅读完内容之后应该围绕资讯本身发言才对,但仅仅是因为楼主在标题上动了点小手脚,评论区便大面积歪楼了。
比如喜欢挑事儿的就会对守望先锋的现状产生质疑,“就你也配叫dead game?”
接着就是曾经荣膺过这一称号的“前辈”们下场群魔乱舞,争夺谁才是全场唯一通天dead :
“不是说风暴已经不办比赛了吗”
“OW好歹会出2,风暴也还在更新,SC2才是真的dead”
“不就是想钓刀斯林么……”
游戏玩家,尤其是多人在线竞技类的玩家,好像越来越爱用“dead game”这个词汇,来形容一些让“玩家感到未来希望渺茫”的游戏。
它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游戏热度下滑、关键制作人员离职、研发团队长期摸鱼甚至暂停更新……等一系列负面处境。
但凡此类情况发生,玩家评论中少不了有人要说上一句“dead game”,看上去渣而无情,但更多是用来表达一种无奈而自嘲的情绪。
但在没有任何信息铺垫的情况下使用它,如今就很容易在不同游戏的玩家之间造成歧义。
尤其是有些谜语人趁乱玩梗,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剂量,弄出不少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迷思发言。比如“那个dead game 其实也是真dead game就是没有这个dead game这么dead。”
(对答案时间,请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只要敲的dead game足够多,就永远没人能猜到你到底想表达些什么玩意。
一小串英文能让网友们玩得如此开心,问题大概还是出在dead game这个词身上。
2
作为一个网络词汇,dead game是“自由”的,没人知道它最早从何而来,也没人知道当初发明它的人最早是想用来干嘛。
根据海外梗百科网站knowyourmeme记载,dead game这个词网络上最早被发现是在2010年10月10日。当时有位名叫Steve的用户在论坛上发帖,主题是“如果让一些凉掉的游戏系列复活,你的选择会是什么”。
由于这些系列大多都有些年头,处于长时间没有新作的状态,所以他就像《寻梦环游记》里对于死亡的概念一样,在这些即将消失在玩家记忆中的游戏系列前加上了一个象征死亡的“dead”。
不知道是不是玩家觉得这个词儿放在游戏领域显得十分贴切,打那以后dead game就开始频繁出现在reddit上,但相比凉透了,更多用来形容一些游戏“半死不活”的现状。
据不完整统计,截至2015年1月1日之前,该词在《星际争霸》和DOTA2的相关频道中已经累计使用超过1600多次,可见对于dead game一词的用法,当时国外的网友们已经玩得很溜了。
只不过当时玩家的主要diss对象是星际争霸和MMO
至于这个梗什么是时候传到国内的,目前依然没有定论,不过能够确定的是在网上翻阅新闻记录,便会发现用dead game一词指代游戏的现象,是在2015年之后才渐渐出现的。
期间有不少玩家将“始作俑者”的名号给到了王思聪头上,原因起源于一张截图,内容是2015年左右网友们在斗鱼直播间问他怎样看待如今的DOTA2。
王思聪当时的回答是“时代是会变的,游戏已经不流行了“,然后补上了那句振聋发聩的名言,“d2这个游戏在中国已经基本死了”。
这一记直球甩在玩家脸上当即引起了不小反响,当时许多人拿它作为噱头奔走呼号,以至于传着传着,没过多久网上就开始出现用dead game指代DOTA2的说法。
再加上2015年《英雄联盟》的确在资本追捧下如日中天,许多方面都对老前辈DOTA2实现了碾压,期间不少DOTA2玩家,就干脆将dead game挂在嘴边作为一种佛系自嘲,时间一长,“DOTA2=dead game”自然就发展成了一个玩家之间心领神会的梗,渐渐流传开来。
不少玩家因此将DOTA2封为deadgame正朔,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3
然而就犹如巫妖王陨落时阿尔萨斯他爸道出的那句“王权没有永恒”一样,没有游戏会在流量的宝座上得到永生——事实证明,很多红极一时的游戏最后都没能熬过DOTA2。
伴随着热度逐渐流失,存在感渐渐稀少,热爱它们的玩家开始不安,进而抱怨,dead game一词的泛用性,也就水涨船高了。
除了“dead game本dead”DOTA2以外,近些年来情况比较恶劣的重灾区似乎都是暴雪游戏。
作为曾经一度被人尊称为“爸爸”的游戏开发商,它的确影响了一代玩家;但同时由于早年影响力实在太大,也因此囤积了一大票对暴雪IP有深重情感的老玩家。
但形势比人强,2018年12月,曾经野心勃勃的《风暴英雄》宣布取消官方电竞比赛,主力开发者将转移到其他项目中就职,仅留下少量人员维持新英雄和活动主题的开发;两年后,同样的命运落到了《星际争霸2》头上,只不过好在有ESL等第三方接盘职业赛事,如今的星际争霸赛事生态才不至于轰然倒下。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就不难理解Jeff离职后玩家们的落寞。作为暴雪产品线上辉煌过的后起之秀,《守望先锋》也已经有整整一年时间没有更新过新英雄了,似乎大家只能把全部的期待放在《守望先锋2》的身上。
如此庞大的阵容都在dead game的争夺序列里,也不怪玩家会吐槽这个称号的模糊性——光是暴雪粉丝内部竞争,就够评选半天了。
当然从字面意义上来看,dead game本身其实是不太严谨的。毕竟dead是死亡的过去式,而此前提到的这些游戏或多或少都还拥有着活跃的玩家和粉丝,非要较真的话,其实得把他们挨个从dead game的阵容里开除掉。
从这个角度来看,dead game一词实在是有点“通词膨胀”。连《堡垒之夜》《英雄联盟》出现一些热度下滑,都会有人煞有介事地分析它们是不是也要成为deadgame了。
“《堡垒之夜》真的成了一个dead game吗?”
它们真的“dead”了吗?那得看理解角度了,与其说dead game是在唱衰一款游戏,倒不如说这个词反应了玩家对一款游戏复杂的感情。
毕竟,真真切切在事实上停服的游戏有那么多,我们却只会选那些尚在稳定运营的游戏加以自嘲——人人都笑dead game ,人人都玩dead game。或许从来就没有人希望自己玩的游戏真的dead,只是想表达“曾经爱过”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