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艺术道路上的吕布

5月23日,《全面战争:三国》正式发售了,此次全战三国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在23日之前,大量全战三国的视频和信息已经流出,国内外许多主播和游戏从业者也拿到了游戏的测试版,中国玩家更是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全面战争:三国》凭借中国市场一跃成为全战系列预购最多的游戏。

中国玩家的热情是预料之中的,作为中国人最熟悉的IP之一,"三国"这两个字背后蕴含着的绝非仅仅是历史和娱乐那么简单。千余年来,无数中国人将自己的情感、青春和梦想都投入到"三国"之中,戏剧、小说、影视、游戏层出不穷,与中国同属一个文化圈的日本也接受并创造了大量的三国文化。

葛饰戴斗:《绘本通俗三国志》

不过呢,伴随着史无前例的预购和万众瞩目的期待,国内对全战三国的批评和不满也不绝于耳,其中最多便是针对人设!为什么全战三国中的人物都这么丑?

刘皇叔因为太丑了还专门去做了个整容

熟悉全战系列的玩家都知道,CA以懒癌著称,这次三国的建模和立绘就完美的印证了这一点。丑陋的模型就不多说了,大量三国背景中的英雄人物在游戏中也都成了大众脸,女性角色仅郑姜和孙尚香有自己的模型立绘,貂蝉变成了大妈,郭嘉变成了大叔。除此之外,还有眯眯眼这种欧美对于亚裔(主要是华裔)的刻板印象。而在诸多被吐槽的人物中,吕布是争议最多的一个。

这是全战三国中的吕布形象,谈不上丑,与中国人心目中的吕布相比有几分相像,却又总少了点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对CA吕布的形象不满?我们不妨来先看看中国人所了解的吕布是什么样的。

"三个吕布"

下面三张照片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时间维度的吕布,即老三国吕布、日式吕布和新生代吕布。

老三国吕布出现于1994年,是属于70、80乃至更老一辈的吕布形象,由于互联网和鬼畜文化的兴盛,老三国在90后乃至00后群体中依然有极高的人气,其吕布形象也影响至今。

日式吕布则伴随着互联网游戏在21世纪后进入中国,这一霸气的吕布形象很快便席卷中国大陆,成为90后群体心目中的主流吕布形象。当90后们长大了成为三国IP新的接班人时,他们对吕布的印象便永远定格在了日式吕布的阶段。新生代吕布是与日式吕布一脉相承的,从立绘、模型到人设,后者均为前者的翻版。

可能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关系,楚云飞(张光北)饰演的老三国吕布颇有几分 "三姓家奴" 的狡诈与无常,但少了点霸气。到了日式吕布这边,则是直接将其打造了成一个专职杀戮和战斗的"游戏魔神",其夸张的艺术形象更是超越其历史背景成为了"吕布"最好的名片。新生代吕布接手了这一名片,继续在大陆的年轻人中播撒。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全战三国吕布的登场。

吕布长什么样?

全战三国吕布可谓是对吕布形象的一次颠覆。老三国吕布形象是经典的,日式和新生代吕布形象是大众的,但如若回归到三国历史,此二者皆艺术的。何为艺术?艺术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吕布形象都是20世纪以来生活的产物,但这并不代表吕布形象的艺术性在20世纪才出现的。事实上,在吕布死后的千百年间,他和三国的群英们都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国IP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三国演义》,这本书大概成书于元末明初,其对吕布的描写见下:

明天启《三国演义》刻本

看完这几段话相信大家对于元明时期的吕布也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了。如果说21世纪的吕布是"游戏魔神",那么元明时期的吕布妥妥的是个"戏曲达人"。

实际上,《三国演义》对吕布形象的描绘是非常符合元明时代背景的,众所周知宋元是市民阶层兴起的年代,宋词元曲都是直接服务于民间大众的,大量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走上了艺术化和平民化的道路。《三国演义》的人物剧情创作便大量借鉴吸收了来自同时代戏曲艺术的材料和经验。

到了明清时代,《三国演义》小说和绘本迅速流行开来,在为小市民们提供丰富娱乐的同时,也让三国人物的艺术形象逐步成形并固定下来。到了清末,京剧的出现正式为流传几百年的戏曲三国艺术造型的发展演变画上了一个句号。

《三国演义》刻本中的吕布

三英战吕布年画

京剧艺术中的吕布已全然是一副奶油小生的模样,没有胡子,面目清秀、头上戴着夸张的雉尾、手持长兵,身披蟒袍玉带。这种形象放在今天人们一定会联想到赵云,而非是吕布。

京剧中的武生吕布

吕布头上的羽毛是什么东西?

虽然"戏曲小生"与"游戏魔神"相去甚远,但这并不代表二者之间就没有任何联系。事实上,戏曲艺术在吕布形象的建构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在戏曲逐步走向衰落的21世纪,这种影响依然很深刻。

戏曲艺术带给吕布形象的第一个深刻影响便是其头上那两根巨大的羽毛。这两根羽毛学名叫雉尾,戏曲界管叫"翎子",说白了就是雉鸡的尾羽,雉尾是戏曲艺术中重要的装饰品。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上述出现的几种吕布形象,我们会发现除了老三国吕布其他版本的吕布均有雉尾作为头部装饰物,只不过全战三国吕布的雉尾相对短小。

老三国没有采用戏曲艺术标志性的巨大雉尾原因不难理解,毕竟电视剧的道具是为演员和剧情服务的,戏曲和游戏可以不考虑任何的实用性,但电视剧不行。假若真让张光北戴上巨大雉尾,那一定是拉风又嚣张,但拍摄难度也会相应增加,更可能喧宾夺主从而不利于彰显吕布的人物形象。

老三国的吕布,在战场上头盔比羽毛更实在

其实在东汉末年,用羽毛做头部装饰也并非是吕布独有的,这是当时一种极为普遍的装饰,即鹖(hé guān)冠。

老三国中的鹖冠

《军师联盟》中的鹖冠

《后汉书· 舆服志》和《汉官仪》都有提到:鹖冠,即武冠、武弁、又称大冠,就是用二根鹖鸟尾羽竖插在冠的左右两侧;又云五官虎贵、羽林五中郎将、羽林左右监、虎贲武骑都戴鹖冠。作为一种与职官直接挂钩的服饰装饰,自汉而后至南北朝间,凡武骑、虎贲仍插鹖尾于武冠上。《晋书》:"鹖冠,加双鹖尾,竖插两边",《南齐书》:"武冠……惟武骑、虎贲服文衣、插雉尾于武冠上"。这种用冠插雉尾以表示武士武官之仪容姿态的造型风格一直沿用到了隋朝。

不过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吕布头上的雉羽并非来源于历史上的鹖冠。前面提到《三国演义》大量取材自宋元的戏曲,而在进入唐宋之后武官们就不再戴鹖冠了,那戏曲从业者又是从哪里获得雉羽的灵感?是谁让雉羽再次流行开来?

是北方的金人和蒙古人。

12-14世纪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让中原地区再次意识到了巨大的雉羽与强大的武力之间似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戏曲从业者们直接借用了游牧民族的这一造型装饰,再加入夸张化,就形成了戏曲艺术中的翎子。

同样与戏曲艺术有着密切联系的美猴王也有着巨大翎子

倘若我们继续向下发掘,京剧艺术中戴翎子的角色大致可分为这几种:

这五种角色直观地向我们展现了京剧艺术的力量体系:雉羽=武力,雉羽越长就代表武力越强。如此看来,日式吕布的游戏魔神形象并非完全凭空捏造的,其巨大雉尾正是来源于戏曲。

在《三国演义》成书数百年后,中国生产的大量小说刻本和绘本经由活跃于海上的"倭寇"和商人之手涌入日本,其中一部分融入到了浮世绘艺术,为其提供了重要创作源泉;另一部分则被日本匠人保留至了昭和平成年间,并在新时代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明清小说成为了连接古代中国戏曲三国与现代日本游戏三国的中介。那么,假如今天的游戏魔神穿越回了明清,也许还真有可能被当时的小市民给认出来。

歌川国芳:《三顾茅庐》

歌川国芳:《刮骨疗伤》

吕布是个什么样的人?

吕布形象的艺术化从宋元开始,一直持续到了今天,期间经历了戏曲--小说--影视--游戏等数个时代。时代再变,吕布形象在变,对吕布的评价也在改变。

"虓虎之勇,轻狡反复"这八个字是对吕布及其一生最好的概括。关于吕布的勇武和反复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例如广为人知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也许"三国(《演义》)第一猛将"的称号尚有争议,但 "三国第一二五仔"肯定是没人能跟他争的。除此之外,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吕布还有一句极为精辟的点评:

这个飞将指的就是大汉"飞将军"——李广。陈寿说吕布像李广,有证据吗?

李广"飞将军"的称号来自匈奴人,在汉匈战争中,双方均有赖于马上作战。吕布虽从未与匈奴人打过仗,但在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中,吕布作为一流的骑将是确凿无疑。在赤兔马的加持下,吕布曾多次在野战中身先士卒,大破敌阵。

三国时期虽然具装骑兵尚未普及,但当时战术风格却无不要求将领拥有扎实的骑术基础,吕布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除此之外,吕布还有一项技艺与李广极其相似,那就是射箭。

关于李广箭术最有名案例是李广射虎中石没镞,而吕布呢,辕门射戟的故事大家总该听说过吧。骑术加箭术,成就了李广"飞将军"的威名,也让数百年后的吕布赢得了这一殊荣。这里还要多说一句,将骑射简单理解为游牧民族特有的战术风格是极其错误,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并非没有擅骑射之人,主要是因为缺乏战马。

《全面战争:三国》中吕布的称号正是无双飞将,还可以装备弓箭

吕布的箭术和"飞将"的称号之所以为大家所忽略的,究其原因也很简单--戏曲艺术再造吕布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受制于戏曲表演的多方面限制,吕布的箭术被有选择的忽略了。一个戏班子培养一名优秀的武生已是不易,倘若再让他去学射箭更是难上加难,最后就算学了射箭可戏曲舞台就那么大,哪有场地给观众表演啊!骑术也是这个道理,有马未必能骑,能骑未必能冲,能冲还未必能演。这种扬弃被不断继承和发展,最后就传到小说中。

吕布是怎么战斗的?

大家看《三国演义》,两军交战多的是将领阵前大战几百回合,少的是骑兵战术机动、迂回包抄、背侧冲锋。打仗如唱戏,为什么?归根结底是因为戏曲艺术的战场表现力只有这么点,小说只是照猫画虎,结果影视游戏又跟着小说学,最后呈现给大家的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四人在马上缠斗,完全是步战肉搏的式样。战马的机动性丝毫没有发挥出来,骑马唯一的作用就是跑路。

老三国经典战术:武将单挑,士兵呐喊助威

典型的马上作战是应该西式风格的骑枪冲锋,马是一定不能停的,要避免与步兵接战,通过不断的拉扯来反复冲锋,造成最大杀伤。看到这里,如果你是个全战或者骑砍玩家,相信一定能引起你们的共鸣。

中世纪马上比武

另外,作为吕布的专属武器,方天画戟也是戏曲艺术化的产物,是一种在宋后被戏曲小说创造的"神器"。

方天画戟,主角必备

中国古代也的确存在过用于实战的兵器戟,但此戟与"方天画戟"不同,这种战戟在汉代依然是战争的主要武器,后在南北朝时期被淘汰。因此吕布就算使用戟用的也是汉戟而非方天画戟。除了戟,三国时期另一重要的长兵器是槊。《赤壁赋》有云:"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的样式和功能与骑枪相似,被骑兵所广泛使用。

结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吕布。他是陈寿笔下的"飞将"、是舞台上"戏曲小生"、是小说中的"三姓家奴"、是"楚云飞"、是"游戏魔神"、是都市小说中的男主角。吕布是三国的代言人,吕布就在我们身边。

一代吕布有一代吕布的粉丝。宋元明清时期被戏曲小说艺术化的吕布就像是今天的流量明星或网红偶像,人设是要靠立的、流量是要靠刷的。雉尾、赤兔、画戟、貂蝉、奶油小生,一切的一切都是为流量服务。戏曲、小说、影视、游戏,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为了小市民口袋里的那点钱。

那么你是哪一代吕布的粉丝呢?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全战三国吕布的粉丝,就一起来匡扶汉室吧!

*本文部分材料观点引用自@猴子先生田坤《吕布的“变形史”:飞将、剑客、情圣和魔君》

热门相关: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绝代神主   隐婚娇妻:老公,心尖宠   恶魔就在身边   恶魔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