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DLC “民族尊严”如何残杀了一代青年
有些时候,历史的舵轮会被交到一些人手上。在冲动之下,这些决策者们做了看似无可指摘的决定,但世界却被推向了战争。在1914年,这种情况便降临到了法国和德国,并让数百万人不自觉地成了它的牺牲品。
“速战速决”
在《文明6》“风云变幻”DLC新增的剧本“战争机器”便展现了这样的时刻。而在现实中,德国陆军的总参谋长小毛奇(Helmuth von Moltke)扮演了和玩家一样的角色。只不过,在开局时,他已经67岁了,年龄的增长让他不再健康和果断。同样,他面对的也不只有一幅六角格棋盘,而是山一样的地图、计划书和各种表格,其中要调动的火车就达到了1.1万列。
更不幸的是,他偏偏有一位不安分的上级。作为德国的皇帝,威廉二世生性冲动鲁莽,他相信如果德国想拥有“尊严和荣誉”,就必须与周边国家开战。这种偏狭的心态,很快让德国四面树敌,到1914年时,原本友好的英国和俄国都站到了德国的宿敌——法国一边。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从某种意义上说,战前欧洲关系的紧张,很大程度上与他的铤而走险有关
显然,此时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显,如果爆发长期战争,战争将变成综合国力的比拼,德军将绝对没有希望胜利,但即使如此,威廉二世依旧仍然怀有一种铤而走险的想法,他相信,自己有着全世界最好的军队,在一场短期作战中,德国人将在战场上无往不克。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德军必须抢先发起攻击。一个作战计划便被推向了前台前台,历史学家们通常将其称为“施里芬计划”,这个名字来自德军的前任总参谋长施里芬。
该计划的重心是将陆军主力集结于西部,以优势兵力尽快击败德国最大的威胁——法国。但问题在于,虽然德军的素质和兵力要胜于对手,如果他们要发动对法战争,就必须考虑俄国的威胁——在很早之前,由于对德国的野心感到恐惧,俄国与法国签订了同盟条约,如果一国遭到了德国的攻击,另一国就必须提供军事支援。
德国陆军前总参谋长施里芬,1914年德国对法作战计划基本沿袭了他的思路
和《文明6》DLC“风云变幻”的情况一样,德军的最终目标也是法国的首都——巴黎
既然如此,德军该留出多少部队用于提防俄国?这个问题也先后困扰着施里芬和小毛奇:如果部队太多,攻击法国的部队就会遭到削弱,速战速决的计划就会落空;如果部队太少,俄军就有可能长驱直入,一举横扫德国东部地区。
在该计划的最初版本中,施里芬并没有打算在东线集结重兵,因为在他看来:俄国不过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存在——这一点后来引发了争议。
但在当时,施里芬的看法并没有错:在1906年前后,俄国正经历着内乱的折磨。事实上,连一些俄国将军自己都坦承:任何战争都将把国家推向毁灭的深渊。
日俄战争期间,被日军击沉在旅顺港内的俄军战舰。在施里芬计划制定时,俄国可谓内忧外患:在国外,他们刚刚被日本击败,国家的颜面扫地;在国内,下层民众则发起了罢工和骚乱。毫不奇怪,德国人会认为俄军不足为虑
但在1914年时,情况出现了变化:此时的俄国已经恢复了元气。在过去10年中,该国的工业产值增加了超过80%,而最令德军恐慌的是俄国人整军备战的决心:在过去5年,俄国政府每年都将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军费,到1914年时,俄国陆军已经扩充到了140万人,此外,他们还可以动员数百万的后备部队。虽然这些军队在素质上无法和德军相提并论,但凭借数量优势,他们依旧可以一点点把德国人“淹没在血泊里”。
绘画:1914年的俄国陆军,在数年的建设和改组后,这支部队已恢复了不少元气
于是,德国人的计划成了一个精巧的天平,作为天平上的筹码,只要各个军团和师团的部署稍微变动,原先的平衡就有可能被彻底打破。出于对俄军的担心,小毛奇最终决定将一部分进攻的部队部署到东部。
这也意味着,西线德军的压力更大了。不仅如此,德法边境是一大片丘陵地带,大军要想长驱直入并不容易。
事实上,早在制定作战计划之初,施里芬元帅便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为了打破僵局,他选择了一种极为铤而走险的方案:这就是强行对西欧的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发动进攻,在歼灭他们的弱小军队后,德军将趁法军惊魂未定之际一举攻占法国首都。随后,得胜的德军将调往东方,击败刚刚完成动员的俄国大军。
施里芬计划示意图,其中要求德军借道比利时和卢森堡,从北部攻克巴黎
虽然这种做法从军事角度无可厚非,但从战略和政治的角度,它却是一种铤而走险之举:侵略中立国不仅会让德国陷入舆论洼地,还注定让英国无法置身事外。伦敦的政治家们知道,如果威廉二世占领了比利时、再击败了法国,他就获得了一个入侵英国本土的跳板,这将令英国的处境极为危险。
从这个角度,英国人注定不可能对德国的侵略行动视若无睹。然而,在德国人看来,这种风险完全是可以承受的——因为在和平年代,英国陆军的规模一直不大,这让德国人产生了一种自负的轻敌情绪:19世纪末,德国政治家俾斯麦更是放言,他只要派遣警察,就足够俘虏登陆的英国陆军。
1914年、进行战争动员的英国陆军,施里芬计划严重低估了英国陆军的威胁
这种心态让德国人下定了冒险的决心。他们低估了英国陆军的威胁、也低估了中立国奋战到底的决心,这让他们的计划从一开始便成了一场豪赌。但德国人不知道,法国人也制定了一个针锋相对的计划——尤其诡异的是,其中的思路几乎和德国人颇为相似,他们都认为,大胆而坚决的进攻可以解决一切军事问题。
“攻势邪教”
1900年之前,法国军队都准备在对德战争中采取守势,但在20世纪初,随着经济发展,法国的军队和民众也变得极为自信,认为应当以更积极的手段对付德军。很快,他们的作战规范中便出现了这样的说法:
“战斗首先是精神上的较量,如果征服的欲望没有了,失败将随之而来。胜利不属于战场上最安逸的一方,而是属于拥有最坚定信念的人。”
1913年、法国陆军的一支胸甲骑兵部队在演习中稍事休息,就像图中展示的情况一样,他们虽然装备着现代化的枪械,但他们的制服仍然有浓厚的19世纪风格。更尴尬的是,他们的军事思想也没有跟上时代
这种学说在今天被称为“攻势邪教”,他们的鼓吹者认为,胜利的关键就是不顾一切地进攻。考虑到它的流行程度和后来的灾难性影响,“邪教”的提法可谓非常贴切。
在“攻势邪教”的指引下,一个名为“17号作战计划”的方案应运而生。在《文明6》DLC的剧本中也提到了这个计划,它和德国人的作战方案可谓针锋相对。在计划中,法军抛弃了被动防御的思路,如果两国陷入战争,他们将主动发起进攻,而目标则是几十年前被割让给德国的领土——阿尔萨斯和洛林。
17号计划示意图,这一部署可谓正中了德国人的下怀
就像都德在小说《最后一课》中展现的那样,阿尔萨斯和洛林一直是令法国国民痛心的存在。随着时间流逝,这片土地早已成了一个鼓动法国人进攻的象征和标志,正如一些报纸所说:“那些为国牺牲的英灵,注定不可能在敌人的土地上安眠”。
同样,“17号计划”也对阿尔萨斯和洛林有着异常的执著,它认定,德国军队必然会在当地集结;因此,法军将主动进攻、收复这块土地,并在当地与德军决战。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法军将投入超过100万大军,其中主力将直接扑向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敌人,只有一小部分部署在北部,应对比利时方向的德军威胁。这一计划实际是为德军敞开了道路,并让法军自己远离了需要保卫的目标——巴黎。
后来的事情我们耳熟能详,在奥匈帝国王储遇刺后,欧洲列强开始彼此宣战。在当时,只有极少数人意识到,旧世界正在走向毁灭。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就是其中之一,在英国决定对德宣战的当天晚上,他对着伦敦白厅的灯光感慨道:“全欧的灯光都要灭去了,我们这一辈子是看不到它再亮起来了。”
《文明6》DLC“战争机器”截图,这里展示了集结在西线的德军部队
当法兰西的荣耀,遭遇普鲁士的骄傲
德国人按部就班地执行着战争计划。在2月8日,其先头部队越过边境,德国政府也向比利时提交了最后通牒。但让德军始料未及的是,比利时人选择了奋起还击。他们的军队虽然不到15万,但英勇顽强,另外,他们还在战前修建了一系列要塞。考虑到德国打赢战争的关键在于速战速决,这些要塞就成了令德军如鲠在喉的存在。在最初的几轮攻势中,他们都被顽强的守军击退,直到重型火炮抵达,德军才最终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被重炮摧毁的比利时要塞
虽然从军事的角度,德军能在迅速攻克这些要塞已是奇迹,但德军的作战计划也被严重打乱:不仅如此,他们对比利时的侵略果然激怒了英国,随着英国军队陆续抵达欧洲,德军的进攻速度变得愈发迟缓。
当时英国报纸上的漫画:德国侵犯比利时,这种入侵行径引发了英国的愤慨和担忧,并让英国决定对德宣战
此时,对法军来说,最稳健的做法自然是重新部署主力,并采取守势,利用自然障碍消耗和套牢德国人。但“攻势邪教”却支配了他们的脑海。在高层的命令下,一个又一个军团像潮水般扑向了德军的机枪阵地。
这些参与反击的部队非常英勇,但法军的将领们并不知道,这种品质在机枪和大炮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在遭遇法军反击时,德军并没有采用什么高明的战术,他们只是尽快挖掘掩体,等待敌人上门,用机枪、步枪和大炮射杀他们。当法军停止攻势后,他们会继续在火炮的掩护下,像林间狩猎那样射杀撤退的敌人。
排成密集队形冲锋的法国军队,他们代价高昂的攻势反而方便了德国长驱直入
法国军队虽然伤亡惨重,但没有收获任何战果。在短短1个月中,他们的损失已经达到了战前部队总数的三分之一。直到这时,法军才被迫痛苦地宣布,将在未来“利用堡垒和天然障碍,尽可能长久地展开防御”。但这一点已经很难实现——法军的鲜血已经在进攻中流干,为了不被德军消灭,他们只能冒着酷暑向西退却,短短2周内,他们就撤退了超过200公里。
当时的法国人并不知道,随着前线转入堑壕战,随后几年,他们需要用鲜血去夺回这些土地中的每一寸——而法军每前进1公里,都出现数以千计的损失。在整个战争中,法国损失了超过15%的成年男性,但即使如此,他们直到1918年战争结束前,才收复了大部分的国土。
堑壕中的法国士兵,在随后的战斗中,法国流尽了整整一代年轻人的鲜血
事后之明
以上就是《文明6》新DLC“风云变幻”中“战争机器”剧本的背景,以事后之明审视此事,对德国和法国来说,双方在1914年的举动都是荣誉感冲昏头脑的结果。对“光荣”的偏执追求,让德国成了在世界大战中与大半个欧洲为敌的国家。虽然如我们在大部分历史课本中所见,列强之间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冲突必然会演变成一场持久的世界大战,至于德国,也不是注定要依靠向其他列强开战,才能谋取所谓的“光荣和尊严”。
从局势上论,德国远没有到必须向周边国家开战,才能保全尊严和独立的地步。虽然它和法国的矛盾始终存在,但德国始终是居于强势的一方,其自身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也完全足以抵御——对它来说,冒着政治和军事风险、抢先打响战争完全是一种自杀式的不必要行为。
讽刺威廉二世野心的漫画:“欧洲不到手,他就不开心”
更为讽刺的是,在1910年之前,德国与其他列强的矛盾甚至不是国际矛盾的核心,相反,真正令列强剑拔弩张的冲突发生在英国和俄国之间(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这种矛盾的衍生品),在一段时间,欧洲报纸上最常出现的话题都是“俄国的入侵”,而不是“德国的野心”,但随着威廉二世变得愈发咄咄逼人,各个欧洲国家开始自发组成了一个围剿德国的联盟——即协约国。换言之,对“光荣和尊严”不加掩饰的追求,最终令德国落到了四面树敌的地步。
虽然在国际战略上,法国并不像德国这般鲁莽,但类似的心态也让他们付出了惨重代价。最初,这种代价更多体现在军事层面:对一支在兵力上不占优势、且态势上居于被动的军队来说,可取的做法无疑是且战且退,等到德国人的锐气被消磨殆尽时再进行反攻。但正如我们所见,对“光荣和尊严”的渴望催生了一种“攻势邪教”,在它的信奉者们看来,支持防御就是赞成打一场“狡猾的战争”,其背后是一种懦弱和颓废的心态。
但这一切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虽然德国人没有取得胜利,但法国人也未能将敌人击败,不仅如此,法军的尊严和自信都遭到了沉重打击,战争也将变得无比艰难和残酷——这一切,让法国民众再也无法像战前那样,鼓起对战争的勇气和狂热。
1914年,开赴前线的法军士兵
今天的人们也许会认为,这些想法纯粹是某些战争狂人一厢情愿的产物,但事实上,类似的思想早已浸染了欧洲的民众。对当时的欧洲人来说,战争是一种压抑的释放,和平带来的骄奢淫逸将被一扫而空。就像当年许多报纸鼓吹的那样:战争是对国民意志的一次洗礼。直到后来,他们才意识到,因为这种想法有多么可怕:整整一代青年被送进了绞肉机,他们英勇、爱国、富有牺牲精神,在走向屠场时是那样兴高采烈。但愿打开《文明6》“风云变幻”DLC的这个剧本时,今天的玩家们能回想起100多年前发生在欧洲的那些事情。
专栏征稿——点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