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如何进一步减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

我国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沉重已经是一个老问题了。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给中小学教师减负,但减负在一些地方沦为形式主义,教师的负担在“减负”声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减轻。行政工作压力大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把给教师减负落到实处,把教师的非教学负担真正减下来,让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教书育人。

非教学负担过重一方面会影响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投入,继而影响给学生减负,因为在学校里得不到高质量教育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去校外培训机构补课;同时也会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为完成上级布置的形式主义任务,教师有时可能不得不让学生配合,这可能也会让学生从小习得形式主义作风。另外,过重的非教学负担,会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缺失职业荣誉感,甚至可能会让部分教师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针对教师非教学负担沉重的问题,2019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被称为减负20条),明确要减掉中小学教师不应该承担的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包括减少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社会事务进校园、报表填写工作、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等内容。确保对中小学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清理后保留事项实行清单管理。

2020年,教育部等8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精简、严格规范各类“进校园”专题教育活动,有效排除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干扰。

落实上述意见,各地都出台了给教师减负的清单,但不得不说,诸多给教师减负的措施,还只停留在文件上。笔者到基础学校调研发现,相比减负20条出台之前,不少中小学教师用于应付检查评比、考核、填表格写材料的时间、精力一点也没有减少。

这些问题的存在具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从2021年推进“双减”后,各地学校都按规定推进课后服务,并要求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班主任教师在校时间明显延长。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有的学校班主任每天在校的时间超过12小时。二是在进校督查检查事项减少后,不少学校对教师实行“痕迹管理”,什么都要教师填写报告,留下凭据、证据,这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包括写材料、做PPT、转发点赞教育部门或学校发布的公号文章、截屏汇报点赞及转发情况等。

毋庸置疑,如果不能给教师减负,也就难以给学生减负,“双减”后实施的课后服务就难以保障高质量、持续推进。

为此,要建立课后服务长效机制,根据课后服务“照看+开展非学科素质课程活动”的要求,通过发挥退休教师的作用及招募兼职教师,来构建更合理的课后服务师资队伍,减轻学校专任教师的负担。

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改革对教师的管理与评价体系,进一步淡化行政评价,强化专业评价。中小学要提升现代治理能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由教师专业委员会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贡献,促进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而不能用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行政性任务分散教师的精力,以不合理的行政考核要求干涉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热门相关:近亲   萌宝来袭:总裁爹地,宠上天   高人竟在我身边   神武觉醒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