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东:全球“独角兽”追赶战,我们不能落后
独角兽一直是全球科技领域的重要话题,每年都会有很多不同出处的报告来评估全球独角兽企业的分布和发展。硅谷超级投资人Elad Gil最新发布了第四期独角兽分析报告,被认为反映了Chat GPT爆红之后最新的市场格局,其中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该报告的数据显示,中美两国的独角兽总量依然引领全球,过去两年美国以占总数量56%和总市值57%的新晋独角兽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中国自2021年以来新晋独角兽数量有所回升,但与美国的差距有所拉大。而且,仅从这两年新增独角兽的数量来看,欧洲的新增数量已经超过中国,印度也快速逼近中国。当然,各个不同出处的独角兽报告侧重点、数字和分析会有差异,这份报告也是一家之言,不过笔者认为这份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全球科技领域追赶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因此有必要予以重视,查漏补缺优化我们的科技创新生态。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说,以风险投资和独角兽数量为核心表征的中国创新生态遭遇的挑战,首当其冲来自于华盛顿对华科技战的层层升级,阻碍了美国国内针对中国的风险投资。而随着AIGC引领的新一轮创新爆发,问题进一步暴露。
中国风险投资借助互联网浪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美国风险投资带动和牵引,并随着三大门户上市以及BAT成长壮大而快速增长,并于2015年前后接近美国风险投资的规模。2015年,中国风险投资管理资本总量达到6653.3亿元,占GDP总量的0.96%;同期,美国风险投资管理资本总额为1653亿美元,也占GDP总量的0.96%。但随着美国发起对华科技战,美元基金受到较大影响。数据机构PitchBook的一份分析师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7月12日,美国投资者参与的中国的风险投资交易数量达153笔,对华投资总额为32亿美元,降至过去9年内(报告期)最低点,这一数字曾在2018年达到过485亿美元。而中国国内的风险资金投入碍于对“高风险”的理念不足以及一些机制性障碍等,尚未很好地弥补这个缺口。
风险投资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占GDP比例都在1%左右,换句话说中国风险投入的关键问题不是缺钱,而是资本背后的理念和价值观。全球高科技行业有着10年一个小周期,30年一个大周期的基本周期。20世纪60年代半导体和软硬件行业孵化了美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崛起,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浪潮孵化了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而进入2020年代,以AIGC为标志的第三次重大创新周期发令枪已经响起。因此,有必要在战略层面重视风险投资行业面临的冲击和挑战,这直接影响到科技行业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
首先,中国产业政策应以创新和科技政策为重中之重,需要在政策上强化对创新的引导。除了引导高科技企业显著提升研发投入力度,提升高科技行业整体的投入规模,还需“守住”风险投资环节的投入力度。越是早期投资越是关键,很多情况下早期投入不是资金规模而是投资理念和机制的问题,实践中我们对早期投入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高。
其次,在美国不断加码对华科技战的背景下,积极拓展全球资金的导入,包括积极争取来自中东、欧洲等的资金,并继续保持全球化的风险投资机制。
第三,政府资金需进一步明晰“有所为有所不为”,确保政府资金在关键领域能“帮大忙”,在自己不擅长不适宜的领域“不帮倒忙”。
第四,在符合国家安全和法律的前提下,加大力度拓展创新企业国内外融资上市。让风险投资者赚到钱无疑是中国风险投资走出负循环、形成强劲正循环的最佳方式。
总体而言,目前中国整个科技行业转压力为动力,在半导体、操作系统等一系列“根技术”上奋发图强,取得了让人乐观的进展。而面对中国风险投资和独角兽增长出现的短期挑战,我们应进一步优化国内科技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为孵化更多的独角兽企业创造丰厚土壤。(作者是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院长)
热门相关: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都市捉妖人 绍宋 至尊龙帝陆鸣 娇妻太甜:老公,要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