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中印学者参与“环球圆桌”对话:在重要节点解读中印关系走势

编者的话:随着莫迪第三任期的开启,中印关系将如何发展,如何减少两国民众对彼此存在的误解等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些问题,本报邀请四位学者就此展开讨论。

讨论嘉宾:

穆罕默德·萨奇布: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

维杰·普拉萨德:印度历史学家、作家、政治评论家

胡仕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张家栋: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

印度经济以及中印经贸关系将如何发展

张家栋:我认为,印度经济将继续当前的发展轨迹,不会有显著变化。过去20年,印度国大党和印度人民党各执政了10年,但经济增长率基本相似。这表明,影响印度经济发展轨迹的因素是印度本身,而非执政党的意愿和能力。

印度拥有独特的经济模式——混合经济模式。印度经济发展融合了多种因素,多元化、多样化水平高,不同于在这个发展阶段曾专注于制造业的东亚国家。因此,与同阶段的东亚国家相比,印度经济增长速度比较慢。但我也因此认为,印度经济的可持续性也很高,将继续遵循其现有的经济发展路径。

关于中印经济关系,情况非常有趣——尽管一些印度政府官员和民众希望减少印度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但两国之间的贸易在过去3年实际是在增长的。2024年印度大选之后,印度对华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将变得更加务实。现实情况是,中国当然需要印度的市场,但印度更需要中国的商品和制造业中间品。因此,经济和贸易关系将继续成为中印关系的重要基础。

尽管印度政府对中国企业和人员设置了不少障碍,但双边贸易依然保持活跃。许多中国企业尽管面临签证问题等具体挑战,仍继续在印度运营。印度对中国很重要,反之更是如此。

萨奇布:正如张所言,印度的经济发展轨迹预计不会有太大变化。在莫迪政府的前两个任期,公共企业私有化是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得以实现是因为印度人民党在议会中的显著多数优势。然而,未来在联合政府中,决策需要共识,这一进程可能放缓。

可以预见,由于土地采购和地方审批所需的复杂程序,印度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会出现延迟,在分配中央资金、项目或计划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向,优先考虑由印度人民党或其联合政府合作伙伴执政的邦。

胡仕胜:自1991年开启开放进程,尤其是通过大规模改革以来,印度的经济表现展示了其独特的经济逻辑,它不太容易受到政府政治结构变化的影响。

与中国保持贸易、经济和工业合作,正逐渐成为印度政府内部的一种无奈的、难以言表的“政治共识”。这种合作有助于印度政府稳定物价并抑制通货膨胀。

新德里可能会认真从刚刚结束的选举结果中汲取教训——日常生活问题很重要,食品通胀确实可能破坏选举的预期。因此未来5年,中印经济关系大概率会持续加强,“脱钩断链”的干扰和“新三样”合作的拓展同时并存,伴随着中印关系的曲折发展。这种合作的拓展,不仅有助于印度控制国内通货膨胀,还能增强新德里在全球市场的出口能力,这对于它创造国内就业至关重要。因此,我对中印经济关系的未来是乐观的。

普拉萨德:关于印度和中国的经贸关系,让人意外的是,中国,而非美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虽然这种贸易是不平衡的:大约80%的贸易是中国商品进入印度,而印度商品进入中国的数量则相对有限。这与印度的生产结构有关。与许多非洲和南亚国家不同,印度并未将原材料出口到中国。此外,由于语言不同等原因,印度向中国出售的服务也不多。

在中国,有一种普遍看法认为,印度的产品质量不达标。尽管这种看法可能有些误导,但如果印度无法给予工人合理的待遇,如果青年失业率高达45%,如果工人健康状况欠佳,如果缺乏社会福利和健全的医疗体系,这些确实会影响到印度出口商品的质量。

无论议会的组成如何,印度和中国的贸易都很可能会继续增长。然而,如果贸易依然不平衡,可能会成为一个危险的政治问题,需要得到解决。我们需要一个平衡、双向的贸易关系。这将需要印度政府改善劳工条件,加强社会福利政策,改善医疗、营养、教育和交通。尽管莫迪政府专注于高成本的基础设施项目,如高速公路,但这是20世纪的做法。印度真正需要的是21世纪的方法,例如发展高速铁路来运输货物和服务。在路上,我们不需要更多的卡车,我们需要更多的列车。

边界问题将如何影响中印关系

普拉萨德: 我们有的边界线是当年英国殖民者划定的。可今天,我们需要更加成熟地处理印中关系。英国人已经离开了。美国可能想插手,但他们并不掌控局势。印中是两个伟大的亚洲国家。亚洲的一体化被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这些争端所阻碍。这些小的政治争议应该被克服。

如果印度和中国能够克服这些政治争端,想象一下在亚洲内部可能实现的一体化水平。这两个大国之间有许多互补性。印度是南亚的主要国家,中国是整个亚洲的主要国家。我们可以在中亚展开更多合作。例如,印度和中国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可以共同在稳定阿富汗局势方面发挥作用。再想象一下我们可以在东南亚共同发挥的作用,比如建设贸易走廊等。印中合作的潜力是巨大的。

印度和中国关系更广泛问题的一部分,是美国一直试图利用印度来围堵中国。印度被引入了“四方安全对话”(QUAD)。有趣的是,过去几年,由于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以及俄乌冲突,印度对QUAD和试图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并不是那么热情。

不久前,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新平台,名为“小分队”。它的成员是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菲律宾。这是一个有趣的迹象。这是否意味着这个包括了菲律宾的“小分队”将取代QUAD,为印度和中国开启一个不包括美国的安全对话创造了空间?如果真是这样,这将是一个极好的发展。

胡仕胜:我很高兴听到您的建议,普拉萨德先生,即开展两国之间的安全对话,然而,我对新德里和莫迪团队是否会同意这一点表示怀疑。

我认为,在未来5年,边界问题不会成为中印关系更大的干扰。原因是,在加勒万事件后,中印之间的灰色地带显著减少,双方现在理解彼此的红线。在大部分有争议的地区,双方已经建立了某种缓冲区或实际控制带。这表明未来双方都可以实现边境地区的宁静与和平,因为中印都意识到边界问题可能带来的巨大成本。

然而,另一个令人担忧的发展是来自第三方的干扰。一方面,中国与南亚国家及印度洋其他国家的关系,被莫迪政府视为对印度战略自主构成越来越大的挑战。这可能导致中国和印度之间,以及中国、印度和美国在次大陆、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竞争与对抗加剧。另一方面,中国将对印度与美国及其盟友的战略合作和密切关系更加敏感,特别是当它们在南海、台湾和西藏等敏感问题上变得更加积极和介入的时候。这将成为中印关系的一个重大干扰因素。

因此,虽然边界问题在未来可能不会是中印关系的主要干扰因素,但新的干扰因素可能会浮现。

张家栋:在这次印度大选后,中印很可能会采取更加务实的措施。尽管中印不可能完全解决边界问题,但将寻找到新的管控方式。在过去几年中,中印已经在很多传统的争端点达成了共识。过程虽然艰难,但方向是确定的、明确的。我对此持乐观态度。

萨奇布:我们可能忽视的最重要事情是,我们正处在一个新世界秩序的拐点上,印度和中国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两国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全球正在发生许多事情。美元的地位正在下降,而印度和中国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全球南方”,占据全球超过80%的人口,都在寄望于印度和中国。我们不能因为双方争执严重的那些贫瘠土地而让全世界,尤其是“全球南方”遭受痛苦。

边界问题并非印中关系的主要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印度和中国仍未完全理解彼此,这需要印中更多的接触和沟通。要取得进展,我们需要更多的倡议来实现更多的武汉峰会和金奈峰会。

针对中印对彼此的误解,如何通过民间交流加以改善

普拉萨德:作为媒体,《环球时报》团队一定深知,尽管“全球南方”努力表达自己的世界观,西方媒体的主导地位依然存在。我想请今天参加圆桌会议的每个人都回答一个问题:你们都阅读哪些媒体?是非洲或南美的报纸,还是《金融时报》或《华尔街日报》?你们会看CNN吗?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殖民传播秩序的受害者。我们对彼此的看法并非直接源自印度或中国,而是经常经过华盛顿的过滤。

我们本身对彼此没有误解,但我们头脑中依然响着殖民主义的声音。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更有意识地用反殖民主义的态度来阅读新闻、理解彼此。

萨奇布:印度老百姓对中国确实存在很多误解。这些误解大多是由西方媒体造成的。大多数印度人对中国的看法都来自西方媒体。我也认为,中国还可以做更多的努力。与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软实力仍然不足。它需要传播真实的中国,并对抗西方的反华言论。

越来越多印度人正意识到跨越边界争端,集中精力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最近的一份报道突出了印度青年失业率的惊人增长速度。这里的一篇报纸文章谈到了贸易协会已经向政府要求开放与中国的商业关系。如果不开放,我们将会遭受更多损失。印度政府会意识到这一点。

尽管存在误解,我希望我们与中国的关系,考虑到其重要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改善。

普拉萨德:首先,我认为我们的媒体应该变得少一些防守性。它们应该真实、真诚地讨论事实,适时展现出对局限性和困难的真实描述。这样一来,媒体的可信度将会更高。

最近我在中国媒体上发表了一些文章,我的朋友们向我转达了一些评论。有人说,这个“咖喱家伙”有时候说得在理。我们彼此之间存在一些奇怪的误解,这些误解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辩论和反思。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分享着共同的文化背景,这不仅仅是关于中国和印度的问题,而且是关乎整个亚洲的一部分。

许多年前,印度伟大的诺贝尔奖得主泰戈尔强调印度人学习、了解中国的重要性。泰戈尔在他创办的大学发起了最早的严肃的中国研究项目,中国的教授们积极参与其中。我们需要在中国推广更多的南亚研究项目,同时在印度增设更多的中国研究项目。

如果你去访问两国的大学,你会发现,尽管我们分享着边界,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但在理解彼此上,对西方的关注要远远超过对彼此的了解。虽然理解美国的发展非常重要,我完全同意这一点,但我们不能忘记美国并不应该是我们的唯一关注。我们需要一个亚洲的视角。因此,我非常高兴能与在中国推广印度研究的两位教授以及在印度促进中国思想的萨奇布先生在一起。我们需要更多这样认真的活动。

中美印三边关系会趋于平衡吗

张家栋:中美印大三角中的3个国家,将很快成为世界前三大经济体。这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情形。然而,这种关系并非完全的三角关系,因为印度更倾向于美国,而不是在中国和美国之间保持中立。随着印度的崛起,印度的战略需求也会上升,战略目标会更大、更高。美印关系可能会继续保持复杂多面的特点,而不是简单直接的双边互动。在未来5年,随着中美印三角关系意义的提升,我们会看到一个更加平衡的中美印三边关系。

胡仕胜:目前和未来,中美印三边关系的发展都将是不均衡的,尤其是在中印和中美这两个双边关系陷入低谷的情况下,印美关系则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普拉萨德:对于印度来说,重要的不是选择北京或华盛顿,而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我认为,这是发展不结盟外交政策的最佳途径。

萨奇布:中美印是一个复杂的三角关系,印度处境艰难。美国希望印度在南海问题上与其一道对抗中国,并在其他针对中国的事务上与其协调一致。而中国则希望印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他“全球南方”事务,推动亚洲及其他地区的发展。我们对于该如何抉择感到困惑不安。然而,印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意识到美国并非可靠的伙伴。我认为印度正在逐渐回归理性,向亚洲倾斜。(本次对话由本报记者李艾鑫主持、整理和翻译)

热门相关:亿万老公,送上门!   史上第一密探   极品仙医在都市   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南少,你老婆又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