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笔记10_反转的力量
1. 案例
1.1. 火星轨道探测器的原定程序是在距离火星地面150千米的安全高度切入轨道
1.2. 但事与愿违,它在距离地面57千米的高度进入火星,已经深入到大气层中了
1.3. 坠毁
1.4. 原因
1.4.1. 建造火星轨道探测器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使用的是英制度量系统
1.4.2. 为轨道探测器提供导航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使用的是公制度量系统
1.4.3. 1磅力等于4.45牛顿,所以相关度量数据都增加了4倍多
1.4.4. 双方团队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双方都忘了在数字后面加上度量单位
2. 事实不会改变想法
2.1. 在得到所有证据之前,千万不要推理,否则将会犯下严重错误。人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扭曲事实来适应理论,而不是用理论来适应事实
2.1.1. 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
2.2. 我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并习惯于说服别人接受这点,却不善于说服自己接受错误
2.3. 当我们不接触对立观点时,我们的观点就会得到巩固,而这样会越来越难打破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
2.4. 有些偏见使人类失去理性思维
2.4.1. 没人天生就具有批判性思维,个人信仰容易扭曲事实,这样的倾向很难改变
2.5. 思想不会被事实牵着走
2.5.1. 事实是顽固的东西,但我们的思想却更加顽固
2.5.1.1. 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
2.5.2. 大脑赋予我们理性思维,但它也会扭曲我们的判断,带入主观的想法
2.6. 我们倾向于扭曲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验证性偏见造成的
2.6.1. 我们低估那些与我们的信念相矛盾的证据,却高估与我们的信念一致的证据
2.6.2. 我们把谷歌搜索结果视为真理
2.6.3. 我们不去多方求证,也不过滤掉低质量的信息
2.7. 对错误信念的最优反应,未必能提供正确的信息
2.8. 第一性原理是指你不能欺骗自己,而你恰恰是最容易被欺骗的人
2.8.1. 费曼
2.9. 做验证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假设,而是为了证明事实”
2.9.1. 地质学家兼教育家T.C.钱伯林
2.10. 个人观点很顽固,一旦我们形成某个观点,就会将其视为绝佳的想法
2.11. 个人观点可以捍卫,但科学工作假设是要经过验证的
3. 多种假设
3.1. 即使是一种科学工作假设,它也是智力的产物,能够让人产生情感上的依赖
3.2. 假设更容易成为我们的主人。它使我们的思维固化,对周围的其他选项视而不见
3.3. 为了确保你不会爱上单一假设,请多制造几个假设
3.3.1. 当你拥有多个假设时,就会减少对它们的依赖感,且更难以迅速选定一种假设
3.3.2. 在理想情况下,你孕育出来的假设应该相互矛盾
3.4. 检验某个人是否具备一流智商,要看这个人能否同时将两种对立的思想铭记于心,却仍然不受其左右
3.4.1. 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
3.5. 人类在认知方面永远会犯一个奇怪的错误,即与负面消息相比,正面消息总是更令人感动和兴奋
3.5.1.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3.6. 眼睛只看到那些大脑想了解的东西
3.6.1. 作家罗伯逊·戴维斯(Robertson Davies)
4. 积极寻找缺失的东西
4.1. 看不到的东西可能比我们看到的东西更可怕
4.1.1. 记录存在的事物要比记录不存在的事物来得容易。
4.1.1.1. 心理学家罗伯特·恰尔迪尼(Robert Cialdini)
4.2. 你看不到或不了解的东西会伤害到你
4.2.1. 业余律师看不到可以胜诉的法律论点
4.2.2. 平庸的医生做不出正确的诊断
4.2.3. 驾驶技术一般的司机不知道潜在危险在哪里
4.3. 从人类的角度来看,并非所有事实都是平等的
4.3.1. 我们往往聚焦于眼前的事实,却忽视了其他可能隐藏于盲点背后的事实
4.4. 寻找被忽略的细节,并且用这些信息来生成多种假设,这种方法很有帮助,但它无法确保客观性
5. 杀死你喜欢的假设
5.1. 不成功的实验对象觉得自己早早就发现了规则,并提出了一连串的数字来证实他们的想法
5.1.1. 他们太急于找到那些他们认为符合规则的数字,而不是发现规则本身
5.2. 成功的实验对象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方法
5.2.1. 他们并没有试图通过说出字符串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而是尝试伪造规则
5.3. 我们本能地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5.3.1. 每个肯定的答案都让我们感觉良好
5.3.2. 每个肯定的答案都让我们坚持自认为知道的东西
5.3.3. 每个肯定的答案都会带给我们奖章和多巴胺
5.3.4. 每当我们印证那些自以为知道的东西时,我们的视野就被缩小了,而且我们会忽略其他可能性
5.4. 但是,每个否定的答案都能让我们更接近真理
5.4.1. 它们比肯定的答案提供更多信息
5.4.2. 只有尝试反驳而非确认我们最初的直觉,从而形成否定的结果,我们才能取得进步
5.5. 科学理论从未被证明是正确的,只不过没有人能证明它们是错误的
5.5.1. 即使某个理论已经被人们接受,也往往会有新的事实冒出来,迫使理论做出改进甚至被完全放弃
5.6. 科学史“是大多数科学家在大多数时候对大多数事情做出错误论断的历史”
5.6.1. 临床医生兼作家克里斯·克雷瑟(Chris Kresser)
5.6.2. 物理世界中,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变或永久的。
5.6.2.1. 物理学家艾伦·莱特曼
5.6.3. 科学理论昙花一现,只不过是它的“自然规律”罢了
5.6.3.1. 加里·陶布斯(Gary Taubes)
5.6.4. 亚里士多德的想法被伽利略证明是错误的
5.6.5. 伽利略的想法被牛顿证明是错误的
5.6.6. 牛顿的想法被爱因斯坦修正
5.6.7.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亚原子层面不成立
5.6.8. 现在占统治地位的是量子场论
5.7. “可证伪性”将科学和伪科学区分开来
5.7.1. 当我们的注意力从“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向“证明自己是错误的”转变时,我们就会寻求不同的信息,与根深蒂固的偏见作斗争,并虚心接受对立的事实和观点
5.7.2. 如果我不喜欢某个人,那我必须更深入了解他
5.7.2.1.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5.8. 如果你难以挑战自己的信念,可以假装这些信念是别人的
5.8.1. 如果我们不证明自己是错的,别人就会替我们做这件事
5.8.2. 如果我们假装自己拥有所有问题的答案,那我们的伪装迟早会被人揭穿
5.8.3. 如果我们不承认自己的思维存在缺陷,则这些缺陷将会一直困扰我们
5.8.4.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找到正确的答案,而不是成为正确的答案
5.9. 有一件事是人们绝对做不到的,无论他的分析多么缜密,或者他的想象力多么天马行空。这件事就是列出一张清单,把他想不到的事情写下来。
5.9.1. 诺贝尔奖获得者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
5.9.2. 玻尔和爱因斯坦都靠对方对各自观点进行压力测试,因为他们都太了解自己的观点,以致无法发现自身的盲点
5.9.3. 科学的进步,更多归功于思想的冲突,而非事实的稳定积累。
5.9.3.1. 理论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
6. 避免确认偏误
6.1. 互联网助推的部落主义加剧了我们的确认偏误
6.2. 我们在Facebook上跟那些像我们的人交朋友,在推特上关注那些像我们的人,而且只看有相同政治立场的博客和报纸
6.2.1. 不要再订阅那些报纸,不要再关注那些人的推特,不要再跟那些人交朋友
6.3. 如果你不认识任何敢跟你唱反调的人,那一定要找到这种人
6.4. 你也可以要求那些通常与你观点一致的人不赞成你的意见
6.5. 如果你找不到反对的声音,就人为地制造这种声音
6.6. 你没有权利持某种观点,除非与持有对立观点且聪明绝顶之人相比,你能更好地反对该观点。
6.6.1. 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
热门相关:重生复仇:腹黑千金不好惹 觅仙道 觅仙道 青莲剑说 全天下都知道太子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