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期末寄成绩单给家长,大学生吵翻了

澎湃新闻记者 杨佳吟

“大学生都已成年,成绩有必要告诉家长吗?”

“寄成绩单的做法能促进家校共育,建议学校多普及绩点换算、保研、评优规则,让家长帮助孩子一起规划。”

日前,有浙江大学本科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学校寄给家长的期末成绩单,引起热议。

除了浙大,网友在评论区还分享了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福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也会将成绩单寄到家中,有的还附专业排名,有的以短信形式向家长发送学生成绩,有的会在学生挂科时通知家长。

澎湃新闻4月8日从浙江大学多位师生处了解到,期末成绩单寄送主要由各学院负责,部分学院会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该校公共管理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多个学院的学生表示,大一时曾在一个信封上填上家庭地址,寒暑假会收到学校寄来的成绩单。

澎湃新闻查询发现,全国有不少高校的部分学院在期末给家长寄送纸质成绩单。上海交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研三学生孙桐表示,家长在自己大一时也收到过学校寄的成绩单。他认为,从家长的角度看,寄成绩单可以打通学校和家庭间的信息不对称。

“家长有时会担心孩子在学校‘划水’——举个极端的例子,万一哪天孩子被退学了,家长会束手无措。”西安交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李瑞恩认为,学校寄成绩单可以让家长掌握孩子在校的部分情况,“我读本科时,隔壁宿舍楼就有同学因为挂科而发生不愉快的事,虽然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但它关联着保研、出国、就业,也与学生的心理状况相关,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孩子在大学中的课业、生活情况,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也有同学表示,大学生已经是成熟、独立的个体,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学校寄送的不仅是成绩单,还隐含着‘父母仍需为读大学的孩子的成绩负责’的观念,但大学生应当拥有掌握自己成绩和人生的能力。”浙大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王穗穗表示,孩子长大后,家人更应该是温暖的港湾、后盾,而不只是耳提面命的长辈,家长要适应身份转变,学校也应进一步厘清与家长互动的边界,尽可能避免培养“巨婴”。

有同学则从大学教育评价的角度出发,认为学校和家庭都可以给予学生更多元化的评价,探索更有意义的家校共育模式。

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张豆认为,大学的一些课程评分比较自由,成绩并不是绝对的标尺,无法完全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水平。“大学教育的评价体系应该是更包容、开放的,学生应该全方位地发展综合能力,享受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而不仅仅是专注于成绩。” 张豆认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更多引导并相信学生和孩子能在大学阶段找到热爱的事业和职业方向,更好地进行自主创新活动,提升自我并服务社会。

“我认为学院把成绩单寄给家长,是希望加强家校联系,使家长知晓孩子的课业情况。”浙大大四本科生赵龙表示,学院在做出相关决策时可以适当征求学生意见,更顾及学生感受;在成绩单以外,也可以建立对学生在校表现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向家长反馈。(应被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热门相关:强宠头号鲜妻:陆少,滚!   亿万老公,送上门!   大唐杨国舅   宠宠欲恋   聊斋大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