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器物为何进入楚王墓葬?从这件新出土文物探秘战国风云
安徽淮南武王墩墓是战国晚期楚国的王级墓葬,大墓受过盗扰,墓内文物赖以保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不可逆的改变,考古人员正在对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记者从考古队获悉,考古人员近期在对出土文物进行保护清理时,发现了两件漆木器残片,带有文字。武王墩墓是楚国墓葬,而这两件漆木器残片上的文字,却属于秦国风格。随着研究初步展开,考古专家推测,这组残片,关联着秦楚两国众多历史人物,包括秦昭襄王、宣太后芈八子以及楚国考烈王等,前后跨越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
楚国王级墓葬发现秦国风格漆木器残片
按照文物发掘和保护的操作流程,当考古队员对一片漆木耳杯残片清洗拍照留档时,发现其表面刻有“大官”二字,“大官”二字笔画敦厚,且有红漆彩绘,十分明显。一经发现,立刻引起了考古专家的高度关注。
作为解码历史谜团关键词的“大官”二字,在2010年秦东陵出土的一件漆豆上,也曾出现。这件漆豆制作于秦昭襄王八年,铭文记述“相邦薛君造”,印证了孟尝君曾在秦国为相的等诸多历史,“鸡鸣狗盗”等成语就因孟尝君出走秦国的经历而生。因蕴含的历史信息十分丰富,这件漆豆被定为一级文物。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 朱学文:这个“大官”实际上就是负责宫廷膳食的官员。
武王墩墓出土的铭文漆器残片上,在“大官”二字的右下方,还有方框圈起来的4列刻划文字。考古专家初步识读其内容为“廿九年太后詹事丞向右工师驾隶臣乘”,字体同样属于秦国风格,“詹事丞”等也指的是秦国官署机构。最为重要的是,“廿九年”“太后”两个关键词,一个标明历史纪年,一个指向历史人物,成为考古专家对墓葬进行断代的重要线索。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二组组长 路国权:结合历史事实,这件漆器的文字所记载的二十九年,就是秦昭襄王二十九年。这个太后,按照文献记载,很可能就是秦昭襄王时期的宣太后,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芈八子。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78年,这一年,秦楚之间发生了重大的历史事件,秦国攻破楚国都城“郢”,曾在秦国做过质子的楚顷襄王被迫迁都。到了公元前272年,还是楚国太子的熊完,同样被派到秦国做质子,返回楚国继位后成为考烈王。
秦国器物为何进入楚王墓葬,解码这段历史谜案,需要通过考古发掘获取更多线索,才能拼接出答案。不仅如此,有学者研究认为,秦楚两国随葬漆器最大的一个区别,是秦人偏爱的扁壶,在楚墓中极少发现。而秦国墓葬极少出土漆豆,反倒是楚国墓葬中有大量存在。当这些历史的蛛丝马迹拼合在一起,成为考古专家探索战国风云的通关密钥。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 朱学文:秦东陵出土的漆豆是秦昭襄王生前用的器物,按照秦人一贯的风格,好像还是不太符合随葬的风格,但是可能跟他的母亲是楚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昭襄王在位50多年,宣太后辅佐近40年。战国晚期的时候,秦国发展壮大,宣太后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二组组长 路国权:在战国中晚期,楚国和秦国既有战争同时也有密切的交流。这为我们提供了战国晚期秦和楚两国交往的一个实物的证据,秦和楚也在文化层面上在走向统一,武王墩墓就处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期。
漆彩颜料中发现铜钙铁砷等元素
据介绍,武王墩墓发掘过程中出土的漆木器,以木胎居多。木质文物长期处于地下饱水环境,木质素和纤维素已发生降解,为避免出土后的木器失水,考古人员用去离子水对漆木器进行浸泡达到保护,除了用离子水,他们还首次使用了“曲面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通过高精度扫描进行元素分析,发现漆器颜料中,含有铜、钙、铁、砷等元素,超出了以往的研究认知。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文物保护负责人 张治国:我们调了一台设备,叫曲面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可以将曲面的文物进行元素面分布的扫描,可以解决我们肉眼识别的局限性,尤其是我们看不清楚它的制作工艺。据了解,这是在考古工地上第一次应用。
作为首次应用,武王墩考古队选用已经过初步清理的编钟编磬漆木支架,率先开展颜料元素扫描分析。如果以1毫米为精度,可以快速完成元素分布分析。如果以0.4毫米的高精度进行扫描,漆木支架顶端约70平方厘米的面积,需要2小时才能完成。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文物保护负责人 张治国:将一些元素进行单独成像,或者组合起来进行成像,可以看出最初制作这件器物的时候它的构图、用材。
支架顶端的兽面纹为黑底红漆,基于以往的研究认知,其制作工艺应为炭黑颜料打底后,再用朱砂去描绘眼耳口鼻等纹饰。然而,通过元素扫描分析,考古专家更细致地发现,面部主体颜料含铜;脸部颜料含汞;黑眼珠两侧的眼白以及耳朵两侧,颜料含钙;而砷元素虽然含量少,却起到点缀的作用。
专家表示,通过元素成像分析,文保队员可以依据这些隐藏的信息,对文物展开后续深度清理。
(总台记者 艾达 张立雷 王帅 王宁 雷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