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他花100万买下70间房的明代大院,修缮数年,如今值多少

26年前,48岁的耿保国,凭着对古建筑的热爱,用10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一座年代久远、破败不堪的古宅。

接下来的26年里,耿保国经历了无数个日夜兼程、孤军奋战的艰难时刻。他放弃了安逸的退休生活,甚至不惜透支了全部家当,只为了实现这个修缮梦想...

如今,这里已不再是当年的破败景象,而是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古朴宅院,更彰显着老人那引以为傲的传统工艺。

那么这座古宅究竟被他修成什么样了?现在它的价值又有多少?

平遥的浑漆斋大院

平遥古城,秉承着历史的薪火,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在这座古老的小城里,有一处被誉为"明珠"的地方——浑漆斋大院。它的故事,诉说着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

平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成为了旅游胜地。政府为开发旅游经济,将多个景点纳入"一卡通"门票。浑漆斋本可入列,却因修缮未完、地理位置偏远而落选。

然而,这并未阻碍它在旅游界的知名度。往来的游客慕名而来,都想一睹这座大院的风采。

这时有人建议将浑漆斋改建成宾馆,既能让人们切实体验,又能有可观的收入。但大院主人耿保国却坚决拒绝。他认为,添置太多现代设施将破坏古院的风貌,那是对历史文化的亵渎。

即使当红导演冯小刚表示很喜欢浑漆斋,想要在此拍摄电影,也被他拒于门外。耿保国对保护传统建筑有着坚定信念。

在耿保国看来,开工店铺会使作品商业化,失去手艺的纯粹性。因此,他对两个儿子的要求也很严格,不允许他们在外经营。

一家人靠制作漆画和雕刻维持生计。虽然生活清贫,但他们对保护传统文化的决心从未动摇。

如今,走进浑漆斋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门楼,两侧镇守着石狮子。内院古香古色,四百余年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正院有两层,上层陈列着父子三人的作品。耿保国计划将二层打造成私人美术馆,专门展示他们的力作。院内的工作室,便是耿保国和儿子们诞生作品的地方。

面对现代化的诱惑,耿保国始终保持着手工艺人的本真。他将浑漆斋视为自己的孩子,用毕生心血呵护着这份遗产。

对他来说,传承比名利更加重要。正是凭借这份执着,浑漆斋才得以熠熠生辉,成为平遥古城的瑰宝。不枉他当年执意耗资百万买下古宅,耿保国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火,必将在浑漆斋大院里世代相传、永不熄灭......

不顾反对买古院

山西古建筑扎堆,无数文物古迹在这片土地上散落。平遥古城作为遗世独存的明清古典建筑群,曾一度濒临拆迁危机。

1997年的时候,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当年的平遥县是十分穷困潦倒,古建筑的维修费用实在是太高了。最后政府实在没办法就想着把几处古建筑拍卖以解燃眉之急。

消息一传开,引起当地工作的耿保国注意。他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对古建筑、传统手艺情有独钟。尤其是那座"日升昌"票号旧址,一砖一瓦都是他心头好,他下定决心,要不惜代价将它买下。

然而拍卖底价高达100万,在那个年代根本是天文数字。耿保国变卖了所有家产,向亲朋好友借遍了钱,终于在家人的反对声中凑足了钱款。

拿到房契时,耿保国才惊觉这座百年老宅已是破败不堪。然而这并没有动摇他的决心,反而更坚定了他要将它修缮一新的决心。于是他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抢修之路。

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古建筑专家开始对老宅进行修缮。由于长期失修,老宅里木已朽坏,瓦片散落一地。专家们费劲千辛万苦,才将它从摇摇欲坠的边缘拯救过来。

耿保国对修缮工作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认为,修缮不应该破坏老宅原有的格调和神韵。不管是门楣、窗棂还是院墙,都要按照原有的样式重新勾勒。

他对每一个细节都格外讲究,遇到一处朽坏的木雕,就亲自动手将它雕刻重塑。他甚至专门请来老师,教他漆艺技巧,好给古建筑重新上漆。

时间久了,耿保国对古建修缮可谓驾轻就熟。很多前来考察的专家都由衷赞叹他的修缮之道融合了先进与传统,今人与古人的交相辉映。

就这样,耿保国花费了二十多年时光,终于将这座百年老宅焕然一新,重现了当年的风采。有人打趣说,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嫁妆"。

厅堂随处可见他刷制的珍贵漆画和松鹤延年纹饰。挂满红灯笼的后院,更是他希望赋予这所老宅更多现世温馨的寓意。

耿保国没有改变老宅的原貌。他依旧居住在昔日主院的位置,两个儿子则住在东西厢房。陈设的摆放,让他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往的岁月静好。

他执着于这份事业,一方面是不愿漆艺技艺失传,另一方面则源于对古建筑的痴迷。即便付出比所得要多,他依然觉得在这世间留下自己的痕迹是值得的。

更让耿保国欣慰的是,两个儿子也爱上了推光漆艺。如今耿保国已年过古稀,他希望这门技艺能在子孙手中代代相传。

在修缮老宅时,耿保国运用了漆艺中最高端的靠木漆工艺,为牌匾上的雕花着色。每一层漆料都是他亲手刷上,为防雨水浸泡,许多刻花更采用了贵重的真金装点。

26年来,他将全部心血倾注在这座老宅中,前前后后耗费了四五百万。很多人称赞耿保国有远见,几十年前的百万投资如今早已暴涨至亿元。

但耿保国并不在意金钱,他只想将这份文化遗产完好保存,将自己的心血凝聚其间。2008年,他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是对他43年推光漆器之路的最高肯定。

如今已经七十多岁的耿保国仍不愿放下这间老宅和漆艺事业。他希望将浑漆斋彻底修缮完成,并创作出一些能流传后世的作品。

为此,他打算在这间亲手改造的老宅中渡过余生,留下个人印记和艺术传世之作。

虽然有国家资助,修缮工作不再如往日般艰难,有朋友劝他将老宅改建为民宿,以获取可观收益。耿保国还是斩钉截铁地拒绝。

一来,他舍不得多年心血化作赚钱工具;二来,他无法确保每一位住客都能了解老宅的前世今生,爱惜这份文化瑰宝。

对他而言,最初的追求从未是利益,他只想将漆艺技术和修缮完成的遗产传承给子孙后代。

在这座古镇上,耿保国用执着镌刻着属于自己的印记。他用毕生心血修缮这间老宅,用非遗技艺为其注入生命,他是漆艺的守护者,更是文化传承的实践者。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浑漆斋必将焕发出全新的光彩,耿保国的馨香也将永远萦绕在这里。

这位老人用一生的心血重拾了一个古老文化瑰宝,也为人间留下了一段传奇佳话。愿世世代代都能像他一样,用双手呵护好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

热门相关:农家小福女   佣兵的战争   欧神   末日之最终战争   末日终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