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发季!谨记这些防溺水“保命知识”
近日
广东省防范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
发布了
关于孩子防溺水安全教育的一封信
全文如下
致全省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学生家长:
您好!
5月份以后,我省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将进入高发季,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识别危险和应急避险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要引导学生牢记“六不准”(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河等游泳)、掌握“两会”(发现同学在危险水域抓鱼、玩耍、游泳会相互提醒、劝阻和报告,发现有人溺水会向周围的成年人呼救或拨打110求救),子女外出家长要主动询问情况做好“四个知道”(知道孩子的去向,知道孩子的活动内容和范围,知道孩子的同伴,知道孩子的回家时间)。
学生安全工作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保障广大学生平安健康成长而努力。
祝您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
广东省防范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
2024年5月
对于刚结束高考的毕业生来说
许多人都会选择出游放松
水上活动成了不少人的首选
然而,在追求清凉与欢乐的同时
我们绝不能忽视安全问题
尤其是溺水这一隐患
这个夏天
各地已发生多起溺水事故
已有多名儿童、青少年不幸溺亡
令人心痛!
01
5月15日下午,四川南充市蓬安县清溪河橡胶坝附近,一名18岁的学生在河边玩耍时不幸溺水身亡。
02
5月13日晚,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发布一则信息称,海南澄迈一名6岁女孩走失,家人急寻。5月14日,走失女孩已确认不幸溺水身亡。
03
5月8日,广东湛江廉江市,下午放学后,一学校7名初二学生结伴到水边玩耍,3人溺亡。
图源:中国消防
04
5月5日,云南昆明北市区银河北庭小区一名7岁男童在小区景观池溺水,经120送医抢救无效身亡。
据不完全统计
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
淹溺事故堪称“第一杀手”
家长的看护和安全教育
是孩子最好的“护身符”!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哪些地方是高风险地点?
家长孩子都要了解!
↓↓↓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1
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
2
即使是习水性的人,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
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4
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5
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警惕这些溺水高风险地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
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
1
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
2
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3
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预防溺水
“六不准”“四不要”
一定要牢记!
↓↓↓
防溺水“六不准”
1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
不准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
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四不要”
1
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
2
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
3
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游泳。
4
不要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一旦溺水,如何自救?
这些自救措施请让孩子牢记
危急时刻能救命!
↓↓↓
溺水自救措施
不会游泳的人溺水如何自救?
1. 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
2. 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
3. 如果没有可以抓的东西,就要靠一定的技巧自行浮起来。
4. 换气时,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5. 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会游泳的人遇突发状况如何自救?
抽筋:
1. 腿抽筋: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如无法继续游,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再努力往外踹,尽量让腿蹬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
2. 手指抽筋: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可仰面漂在水上。
呛水:
尽量踩水,将头部露出水面,就能减少再度被水呛到。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其他措施。
遇到漩涡:
尽量让自己身体平躺在水面上,然后用最为常用的游泳方式顺着漩涡的方向快速游出去。
被水草等缠住:
1. 不要拼命挣扎、乱踢乱蹬,否则会让水草缠得更紧。
2. 若附近有人应尽早求助,抓住可抓的东西,让身体浮出水面。
3. 若没有,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水草。
很多人对溺水存在认知误区
会游泳就不会溺水吗?
溺水后都会大声呼救吗?
有游泳圈就一定安全吗?
关于溺水,这九个真相请掌握!
↓↓↓
综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广东教育、广州新闻联播
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