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该上一次“医学院”(健康书橱)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人都该上一次“医学院”(健康书橱)
——读《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
王美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8日 第 09 版)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唐僧经常会被妖怪抓走。大多数情况下,他的徒弟们都不知道那个妖怪有什么法力、是什么来头。但是,只要唐僧不死,孙悟空总有办法把他救回来;就算孙悟空救不了,还可以向观世音求助;实在不行,还有如来。总之,只要唐僧活着,就有办法。
同样的道理,在医学上,先保证患者活着,就有希望,这就是“唐僧法则”。在《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一书中,这被认为是急诊医生做决策时的第一法则,医生永远都不可能等掌握了疾病的全部信息后再开始诊断和治疗,因此第一要务就是先保住患者生命,把紧急事件转化为常规事件,为患者争取更多时间。当患者相对稳定后,该找致病原因了,就要用到“第一张骨牌法则”,也就是找到最关键的原发病因。但是,从一堆倒下的骨牌中如何找到第一张骨牌呢?这时,第三条法则“马蹄声法则”就派上用场了——医学院的老师经常会告诉学生一句话:如果你听到马蹄声,先想马,不要猜斑马。因为马常见,而斑马不常见,所以“马蹄声法则”说的其实是概率问题。医生决策时要优先考虑到大概率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概率大小,逐一排查,最后才考虑罕见病。
按照上述三个法则,医生是不是就能完全避免医学的不确定性、快速做出正确决策了呢?
不是。薄世宁在书中解释,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时间的紧迫性,即使遵守了上述三个法则,在快速决策的过程中,主观经验还是会带来一定的偏差。这个时候,还需要最后一个法则——“高尔夫法则”。也就是说,医生要像打高尔夫那样,不断调整、校正最初的决策,从而减少偏差。
以上就是急诊医生做决策的“四法则”,出自《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这四个法则环环相扣,再辅以鲜活的案例,被作者在书中阐述得异常精彩。
薄世宁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ICU)的主任医师。ICU是医院里治疗病情最危重患者的地方,也是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20多年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救命。
经历的生离死别多了,薄世宁开始思考如何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人们应对病痛的能力。他在这本书的自序里说:“毕竟医生能救的人有限,真正等病重了再到医院,再高明的医生也会感到棘手。如果每个人对医学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都能掌握一些基础的医学知识,上一次‘简明医学院’,那么在疾病面前,我们就不会那么无助。”
于是,有了这本《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书的副标题就是“一生需要上一次医学院”。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普及医学常识、探讨医学的本质与生命的意义,让更多普通人跨越与医生之间的认知鸿沟。
乍看书名,像极了医学专业的教科书,多少有点让人望而生畏;再看目录,“医学的性格:倔强的老头”“医患关系的实质:联盟”“临床治疗指南:是地板,而不是天花板”“癌症:时间的老朋友”……从医学的基础共识、疾病的缘起,到医疗活动的实质、医学演化的里程碑,一个个话题引人入胜,作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医学的奥秘阐述得“显”而不“浅”,一口气读下来不会觉得费劲。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刷新了人们对于健康、疾病、医学、生命的认知。
人在一生中,免不了要生病。我们几乎是下意识地把疾病和健康对立起来,认为两者水火不容。这个观念不仅大部分人认同,甚至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也是这么说的: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然而,薄世宁并不这么认为。在书中,他以人的血管为例,揭示了健康和疾病可以共存的事实——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血管开始逐渐老化,一个人到了成年,血管壁上开始出现斑块,血管会慢慢变硬、变窄,但程度很轻,这个时候人是健康的吗?肯定是,那算是生病吗?也算,血管壁上出现斑块,当然是病,这就是一种健康和疾病共存的状态。薄世宁在书中写道:“如果健康是‘没病’,那这个世界就不存在健康的人了。没有疾病的绝对健康,是一种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状态。”
原来,所有的医疗行为只起到支持的作用,最终彻底治愈疾病的,还是人的自我修复能力,医疗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复;原来,疾病是生命的常态,人类的进化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就注定了疾病会与人终生相伴;原来,“病”和“症”不是一回事,病是人体出问题了,但是症状是在提醒、保护我们;原来,慢性疾病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然发现的;原来,癌症是长寿者必须付出的代价,它就像时间的老朋友,人越是高寿,它登门造访的概率越高……就像丛斌院士在这本书的推荐序里所说:“(该书)从现象到本质,从科普到认知,读者不仅可以掌握大量有现实意义的知识点,同时还可以从观念和认知上提升自我。”
是啊,人人都该上一次“医学院”,当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医学知识,了解了医学的智慧,不仅能更好地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还能把医学的智慧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