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多彩时评:为技能人才插上“智能”翅膀

作者:向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随着“人工智能+”全面铺开,我国正迎来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从“互联网+”到“5G+”再到“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赋能实力。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时代呼唤技能人才培养升级,要努力为技能人才插上“智能”翅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新型技能人才支撑。

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旺盛。近年来,从智能化改造,到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再到建设数字化车间、无人工厂、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成为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破题之举。机器越来越聪明,技术迭代越来越快,与之相适配的“智能+技能”人才却越来越难找。根据山东省去年四季度的抽样调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均存在技能人才缺口。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技能型工人招聘需求呈上涨趋势,数控操作员招聘职位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482%。智能制造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核心技术和主线,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随着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求不断释放,各细分行业的智能制造技能人才需求都呈现出“加速度”特征。

院校专业设置紧随产业而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智能制造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驱动力,也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难得机遇。技工院校是培养青年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更好匹配与对接,是培养造就大批“智能+技能”人才的根本路径。近年来,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设置紧随产业而变。智能制造是制造业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专业,技工院校智能制造专业开设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等课程,重点解决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产品制造环节关键技术问题,培养实战型数智化创新人才。技工院校要紧跟新职业变化需求开设专业,聚焦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等领域,面向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建设一批前沿专业。

产教融合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当前,数字技术正在重新定义生产链条,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制造已经到来。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明确招工用工的长期规划,进行针对性人才培养,能有效缓解智能制造人才供需矛盾。山东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广东技工院校73%的专业与企业、行业有合作关系,平均每个专业与7个企业或行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冠名班”“校企双制”办学。各地普遍成立政府牵头的校企合作领导机构,积极探索组建区域性、行业性等多类型技工教育联盟,坚持龙头企业出岗位、出标准、出师傅,院校出学生、出教师、出教学资源,政府出政策、出资金、出管理,推动产教供需精准对接、优势互补。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不断提升自身智能化水平,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加强新型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既是现实所需,也是国家长远发展之大计。要加强智能制造领域技能人才培养,推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加速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

一审:叶力

二审:王琳

三审: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