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策展与未来”座谈四:立足于首都北京的文化策展

8月22日下午,2024 “策展与未来”青年策展人系列学术座谈活动第四场座谈“立足于首都北京的文化策展”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举办。

本场活动的学术召集人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裔萼的主旨发言主题“从阐释到创造——策展为首都文化赋能”,她谈到,策展可以从三个方面为首都文化赋能:阐述首都文化内涵,激活首都文化活力,创造首都文化新质。近些年来,首都涌现出一批阐释型策展的良好范例,策展人深刻理解并领悟首都文化内涵,以学术的方式予以阐释,令观众更好地理解并领略首都文化的基本内涵: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这些展览激活了首都文化活力:现象级展览引发观展热潮,主题性策展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优质展览提升城市活力。创新文化是首都文化之翼,需要新时代的策展由阐释向创造转型,以创造型策展,拓展首都创新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创造首都文化新质。

裔 萼|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

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宋金明的发言,主要围绕“走进来”(吸引观众走进展览空间)和“走进去”(让观众沉浸到展览之中)两个关键词讨论了公众的观展体验问题。他以“回首风尘甘息机——徐悲鸿、廖静文手札展”为例,通过对展览逻辑、前期宣发、展陈设计、公教互动等方面的介绍,细致阐述了展览如何在保证学术性的基础上,让普通观众在观展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此外,他还列举了其他优秀的展览案例,认为展览无常形,良好观展体验的提供,需要在展览内容与观众之间嫁接起一个桥梁,找到既适合展览对象本身,又能让观众沉浸其中的方式,引起观者的共鸣与共情。

宋金明|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张楠谈到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待北京的文化发展,从而形成新的策展思路,这是每一个首都文化策展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她从北京画院今年主要策划的“齐白石在北京”的项目谈起。从研究到策划历时五年的时间精心打造,最终呈现了“齐白石在北京”多元的项目内容,以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此项目包括:结合文旅资源,打造齐白石IP;开发“齐白石带您看北京”的手机应用程序;以AI复现齐白石眼中的北京风貌;用大型展览呈现地域文化对艺术家的影响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与内容。整个项目体现了以现代科技为媒介,探索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范式。也为首都观众提供了重识北京的全新视角,更可以吸引民众以新趣味、新路线打卡北京、品味北京,借此更好地宣传北京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文脉。

张 楠|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

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校博物馆副馆长武洪滨以“北京建设“博物馆之都”背景下的当代艺术展览策划“为题,他指出,进入21世纪,伴随着全球博物馆的快速发展,建设“博物馆之城”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新目标。近年,有着丰厚博物馆资源的北京正式提出“博物馆之都”的定位。可一度作为物质遗存收藏之地的博物馆与正在发生的当代艺术观念与表达形态之间似乎存在着定位的矛盾。然而,无论是探讨当今世界的议题,还是呈现新历史,当代艺术都无法缺席。20世纪晚期,“新博物馆学”与“新叙事学”的提出,强调作为空间叙事主体的博物馆对当代文化思想与艺术作品的关注与研究,呈现与保存文化多样性视域中被忽视人群的文化现象与诉求成为博物馆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课题着眼于“叙事理论”介入博物馆领域所引发的诸种可能,探寻逐渐更新的博物馆叙事实践如何使其变成一个更具时代包容性和贴近大众的社会公共文化空间。

武洪滨|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校博物馆副馆长

张 膑|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研究馆员、《中外文化交流》杂志社副社长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策展人张膑以“民间美术展览策划与国际传播”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从自己的工作实践出发,由美术展览策划与国际传播关系引入,聚焦民间美术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门类。他认为,民间美术展览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具象载体,通过民间美术展览策划与有效的国际传播,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提升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影响力。他强调策划在民间美术展览中的重要性,主题设定与议题引导,作品选择与展示方式都会对展览的国际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最后,他结合《四季交响——来自中国的乡土绘画》、《来自孔子家乡的民间美术展览》、《丝路记忆——NICE Choice 文创海外推广展之龙泉青瓷》这三个优秀案例,从静态展览到活态展示,从展陈设计到宣传推广做了详细介绍和具体分析。

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策展委员范明正

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策展委员范明正以卫天霖和张松鹤为例提出对建国初期前辈艺术家的梳理和研究建议,因故由范齐焉代为发言。建国初期,北京地区聚集了大量的美术人才,有些人耳熟能详,也有不少人没有得到相应的研究宣传。卫天霖先生曾留学日本,建国后任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其对印象派技法的传播贡献卓著,首都师范大学出资收藏其遗作194幅,并陆续结集出版和展览,但其在美术史的书写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其和徐悲鸿主流体系的疏离有关。张松鹤先生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抗日游击战》的主创,创作了大量国家委托项目,他也身在留法雕塑家主流教育圈层之外,导致声名不高。发言只是抛出了问题,并没有涉及过多的方案,也呼吁同行共同参与。

盛 葳|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副主编

盛葳在评议中指出,裔萼主任的主题是“从阐释到创造”,探讨了策展为首都文化发展的赋能,她谈到三个方面层层递进,一个是关于首都文化的内涵阐释,一个是首都文化活力的激发,一个是首都文化新质的创造,也举了很多展览案例。北京有很多包括艺术品在内的历史文化遗存,有很强的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基础,还有红色文化的历史,还有京味文化等等。她还谈了创造文化的生产力,就要进行创造性的策展,需要变得有更强的创造力,需要把整个展览当成一个艺术品来做。

宋金明先生的发言主要谈大众观展体验与首都文化的传播,他谈到了“走进来”和“走进去”,首先是要吸引观众走进美术馆,然后让美术馆里的艺术品走进观众的心里面去。他以徐悲鸿和廖静文的手札展为例,还谈到了曹庆晖先生策划的王临乙和王合内作品文献展,这是一个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展览。曹庆晖先生展前研究里强调“物料史”的方方面面,很具体,也很亲切,能够让我们更立体地了解和研究这些艺术家。

张楠女士的研究讲的是借历史的眼睛来看北京,她谈到的主要是齐白石的一系列的展览,她以齐白石诞辰160周年为例子,系统梳理了齐白石在北京的故地,他的朋友圈,他的交游情况等等,这也是当前做美术史研究和美术展览策划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张楠女士是落实到展览策划上,我想这样一些做法也有很强的学科和学术的前沿性。像交游、朋友圈这样的一些研究切入点最早出现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特别是社会人类学领域。就像马克思说的一样,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交游、朋友圈研究的就是这个“关系”,对从社会角度研究艺术家很有意义。

武洪滨先生的演讲是建设博物馆之都背景下的当代艺术策展,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我们通常的印象中,博物馆代表的是过去、是历史,而当代艺术代表的是现在、现实和未来,这两者之间好像关系不是特别大。但是最近这些年在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有一年我在大英博物馆一进去就看到展望闪闪发光的不锈钢雕塑,正在和古代埃及的雕塑产生互动,这说明博物馆开始接纳当代艺术。虽然博物馆是进行历史叙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新的实践表明,博物馆和美术馆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这里应该是展开对话协商的平台,正是因为如此,它要容纳当代艺术。

范明正先生的演讲,讲了一个重要话题,建国前后前辈艺术家的梳理,以卫天霖和张松鹤先生为例子。我们现在写美术史基本上都按照代表艺术家、代表作的方式写。可以这样打一个比方,每一个时代都是一个山峰,我们把不同山峰的山尖连起来就变成了美术史。但是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山腰山基全部都被忽视,因此在美术史中出现了很多“失踪者”,因为他们本应出现在美术史中,却被忽略了。意识到这一点,有利于我们重新梳理那些本应该重视而没有重视的艺术家,这样就能进一步改变既有的美术史的叙事。

张膑先生的发言涉及到谈到民间美术的策展与国际传播。民间美术研究也很重要,它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作者,这些文艺就是由人民所创造的,民间美术在社会主义文化中有自身的重要性。另外,随着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研究者越来越多的注意大艺术家、代表作之外的艺术实践,研究他们,对立体、全面研究一个艺术社会而言,至关重要。

主题发言结束后,专家还围绕主题进行了圆桌交流。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