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浦江创新论坛碰撞思想火花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黄晓慧
9月7日,第十七届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开幕。国内外专家学者在黄浦江畔如期聚首,交流创新成果、启迪创新思想、传播创新理念、激励创新精神,在这个面向全球的创新平台上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创新共识,回应着本届论坛“共享创新、共塑未来: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的主题。 如何打开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如何激发青年的创造力量?中国的新质生产力将给世界带来什么?科技界高度关切着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希冀在浦江创新论坛再次找到答案。
第十七届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开幕。主办方供图
“中国有句成语能说明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
能源、气候变化、人类健康、新技术革命……每年的浦江创新论坛,这些都是核心议题,面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和全球性难题,寻找新的应对之策,是浦江创新论坛恒久不变的主题。
“病毒不需要办理护照和签证,就能搭乘飞机周游世界。”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马克·沃尔波特爵士在开幕式演讲中不断提及全球性难题,从细菌耐药性导致的抗生素失效,到地球正经历的生物危机、因播撒花粉的昆虫减少导致的植物减产、新病毒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造成的冲击,再到不少国家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在马克·沃尔波特看来,挑战前所未有、挑战如此之大,仅凭一国之力无法解决这些全球性难题。“我想用一句中国的成语来说明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那就是独木难支。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科学永远是一项全球合作事业。”他的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的共鸣。
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彼得·梅杰也在演讲中直言,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浦江创新论坛在2012年首创主宾国机制,为更多国家提供参与、展示科技实力的舞台。今年正值中匈建交75周年,主宾国匈牙利的文化与创新部副国务秘书拉斯洛·博迪什在主旨演讲中强调,推动创新与合作是中匈两国共同的承诺,“迄今人类最好的科技创新成果,不诞生于‘单打独斗’,而是国际合作。”
世界工业技术研究组织协会秘书长保罗·博若思认为,未来50年,在面对疫情、老龄化、全球变暖等问题时,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只有通过跨文化的交流及跨文化边界的合作,群策群力、形成共识,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各方既已达成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共识,在受地缘政治影响的新形势下,如何打开创新格局?马克·沃尔波特以中英科技合作为典范,为与会者提供借鉴思考——
中英之间的科技合作由来已久。1667年,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哲学汇刊》刊登过《中国图说》,介绍了中国中草药的药用价值。2016年,英国皇家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开启了一系列科技合作,就人工智能伦理、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而今,中国是英国科技合作的第二大伙伴,仅次于美国。“我们尤其要支持不同国家的青年学者进行交流,这会对未来科技创新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他呼吁,各国政府的政策不应该阻碍有利于应对全球挑战的科技合作。
在浦江创新论坛“青年创新讲坛”上交流的中外青年。主办方供图
“青年人在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扮演什么角色”
国际科技创新要避免单打独斗,区域创新又何尝不是如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吴志强认为,全球竞争已经从城市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国家间的城镇群与城镇群间的竞争,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引领长三角城镇群创新,长三角城市在上海可以找到国际化最新要素。
吴志强将区域创新归结于“人和人的关系”,在他看来,长三角青年人在上海能从城友、学友、亲友(“三友”)转型为创新创业“战友”,引领、激发创新活力。
在浦江创新论坛“区域创新发展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当主持人提出“青年在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话题时,现场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起来。
面对台下诸多同济大学的学子,曾担任同济大学副校长的吴志强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就是要寻找你们家乡没有的那些要素。创新创业的过程就是寻找要素与实践,把“三友”转化为“战友”的过程,在创新要素富集的大环境中,找到能够发挥自己爱好特长的小土壤,每颗种子都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10多年前造访上海时,同济大学的青年创新创业给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盖里·汉克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提起当年的情形,他仍赞不绝口:“他们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设计照明系统,每个创业小组都拿出了精彩的作品。”他认为,能容纳创业者的空间、高素质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与市场紧密联系的风险投资、良好的行政环境,都是培育创新环境的必备要素。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的“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TR35),今年首次将亚太区的发布,搬到了浦江创新论坛上。曾多次担任该奖项评委的美国东北大学植物与人类界面研究所的首任所长翁经科教授认为,科技创新的开放环境对青年科学家的成长至关重要,“爱因斯坦发表四篇划时代论文时,只是专利局一名26岁的小职员。从很多科学大家身上可见,科学家只有在宽松、包容、开放的科研环境下,才能做出世界级的科研成果。”
同时,他认为,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各学科交叉融合的蓬勃发展期,“比如埃隆·马斯克他们开发的脑机接口技术,是材料、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等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创新。科技发展的现实,比科幻作家描述的精彩多了。”为此,他乐见浦江创新论坛、TR35等开放共享的平台聚集了来自全世界不同学科的青年科学家,创造机会让他们深入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学者许金祥研究的是名为“缪子”的一种宇宙粒子,需要完成高精度实验,为此,他经常要去欧洲核子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机构寻求合作——离开国际合作,他根本无法进行自己的研究。这位定居上海近5年的马来西亚籍年轻科学家,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立项,项目经费400万元。上海开放、国际化、重视基础研究的科研环境,为他提供了丰厚的科研资源。“对于我的科研项目来说,国际合作和跨学科合作都十分重要。国际合作可以推动我们对宇宙的理解,跨学科合作可以加速基础研究的落地应用。”许金祥说。
浦江创新论坛上展示的科技产品。主办方供图
“重大创新突破是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源头”
作为一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议题的论坛,每年的浦江创新论坛都是洞悉世界科技变革和科技浪潮的窗口,今年的论坛亦是如此。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未来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将重塑全球产业格局。而重大问题的创新突破,则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源头。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加州量子挑战中心主任丹·史丹博-库伦在“前沿科技发展论坛”的演讲中,描述了他在上海看到的景象,认为上海的科技人员正在努力开发许多有可能影响和造福人类社会的前沿技术,而他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和中国同行深入交流,寻找科研合作伙伴。
“通用量子计算机挑战人类的最高智慧,其研发难度高于人类首次登月。”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在主题演讲中表示,研制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在物理学上至少还有五道难关,即错误率、相干时间、制冷机、硬件方案、不确定性,至少还需要10-20年时间,“它具有强大的算力,但还需要全世界物理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共同努力和久久为功。”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孕育出了前所未有的新产业,引领了生产力的跃迁。从国际上看,未来产业是重塑国际格局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在报告中回顾了人类所经历的五次科技革命,美国早在2021年就发布了培育未来产业的法案,计划到2025年每年投入100亿美元支持未来产业,不仅明确要大力支持量子信息和人工智能产业,还为未来产业开出了一份名单;欧盟也发布了加强面向未来产业报告,旨在围绕欧洲六大战略性产业和面向未来产业塑造全球竞争力和领导力。
白春礼将科技创新在培育未来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特征,归结为前瞻性、引领性和颠覆性。他认为,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和新质生产力,我国有自己的优势:已建立起的体系化、大规模创新系统,构成了技术基础;规模庞大和部门众多的规模优势,构成了产业基础;大规模市场、人才和体制优势,形成了重要保障。
中国以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将推动自身转型发展,也将给世界经济带来发展红利。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在浦江创新论坛“前沿科技发展论坛”上所言,在新能源产业的优势基础上,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健康医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加快落地,为新能源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