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都是为了高内聚低耦合原则。编程时基本都要遵守

单一职责原则

分类原则:一种人只干一种事。

举例:(比较简单就不代码了)

人可以干的事情有很多:敲代码、唱歌、跳舞、打篮球....以人设置成一个类,里面的方法就太多太杂了。所以可以有多个类:程序员(敲代码)、音乐人(唱歌)、爱豆(跳舞)、NBA球员(打篮球)。这样类就具体化了,可以干的事情也就具体了,一旦需要用哪个方法就知道从哪个类里调用了。

开闭原则

开:提供方提供 抽象类/接口/方法 等,实现类可以决定行为。闭:调用方调用时,尽量不需要修改代码。

定义:一个软件实体,比如类、模块和函数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其中,对扩展开放是针对提供方来说的,对修改关闭是针对调用方来说的。

举例:

//接口
public interface AccountService {
    //实现注册账户
    void createAccount(String username,String password,String email);

}

//实现类
public class AccountServiceImpl implements AccountService {
        public void createAccount(String username,String password,String email) {
            ....
        }
}

里氏替换原则

对子类的特别定义:父类方法非抽象方法,子类不可以重载(覆盖)。但如果父类有抽象方法则子类必须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子类也可以编写自己的方法

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是对子类型的特别定义。所有引用基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

白话:子类可以扩展父类的功能,但不能改变父类原有的功能。有以下四原则:(重点在一二)

  1. 子类可以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但不能覆盖父类的非抽象方法。
  2. 子类可以增加自己特有的方法。
  3. 当子类的方法重载父类的方法时,方法的前置条件(即方法的输入/入参)要比父类方法的输入参数更宽松。
  4. 当子类的方法实现父类的方法时(重写/重载或实现抽象方法),方法的后置条件(即方法的输出/返回值)要比父类更严格或与父类一样。

如:子类继承了父类,但没有修改父类的非抽象方法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der {
     public abstract void eat();   //这个行为还是定义出来,但是不实现

    public void coding() {
        System.out.println("我会打代码");
    }


    class JavaCoder extends Coder{
        public void game(){		//子类自己的额外的方法
            System.out.println("艾欧尼亚最强王者已上号");
        }
        
        public void eat(){	//子类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必须)
            System.out.println("干啥啥不行,干饭第一名!")
        }
    }
}

依赖倒转原则

使用Spring注解 注入接口,这样需求更改后实现类可以自由编写,不会影响到controller层(将每一层都分隔开来降低耦合性)

定义:高层模块不应依赖于底层模块,它们都应该依赖抽象。抽象不应依赖于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传统:没有接口而是类与类之间的对象创建。一旦需求变化,类就需要重写,这样其他类也需要修改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serController controller = new UserController();
    }

    static class UserMapper {
        //CRUD...
    }

    static class UserServiceNew {   //由于UserServiceNew发生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其他高层模块
        UserMapper mapper = new UserMapper();
        //业务代码....
    }

    stat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焯,干嘛改底层啊,我这又得重写了
        UserService service = new UserService();   //哦豁,原来的不能用了
        UserServiceNew serviceNew = new UserServiceNew();   //只能修改成新的了
        //业务代码....
    }
}

Spring框架:使用注解注入接口bean,这样实现类可随便改,只要最后的实现类实现了该接口即可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LoginApiController {
    @Autowired	//Spring注解注入接口bean
    private VerifyService verifyService;

    @GetMapping("/verify-code")
    public RestBean<Void> verifyCode(@RequestParam("email") String email) {
        try {
            verifyService.sendVerifyCode(email);
            return new RestBean<>(200, "邮箱发送成功!");
        } catch (Exception e) {
            return new RestBean<>(500, "邮箱发送失败!");
        }
    }
}
    
    

接口隔离原则

对接口进行细分,避免接口中定义的方法,在实现类中用不上。

举例:定义一个接口,有方法:设备芯片、设备名称、设备内存。这样的接口只有电脑、手机等实现类才可以实现,而对于风扇、台灯等普通设备实现类而言确只有设备名称才是有效的方法。于是就需要把接口进行细化成两个接口。

interface SmartDevice {   //智能设备才有getCpu和getMemory
    String getCpu();
    String getType();
    String getMemory();
}

interface NormalDevice {   //普通设备只有getType
    String getType();
}

//电脑就是一种电子设备,那么我们就继承此接口
class Computer implements SmartDevic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Cpu() {
        return "i9-12900K";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Type() {
        return "电脑";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Memory() {
        return "32G DDR5";
    }
}

//电风扇也算是一种电子设备
class Fan implements NormalDevic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Type() {
        return "风扇";
    }
}

合成复用原则

优先使用对象组合,而不是通过继承来达到复用的目的。

合成复用原则(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的核心就是委派。

情况:如果A类里写了想要的方法,为了不在B类不重复编写代码,可以在B类中设置一个方法:将A类的对象作为参数并在设置的方法里通过对象获取到A类中想要的方法。【此时不建议使用继承,因为容易引起安全隐患,如:A中有一下信息(密码字段)不方便传递】

举例:

class A {
    public void connectDatabase(){
        System.out.println("我是连接数据库操作!");
    }
}

class B {
    
    A a;
    public B(A a){   //在构造时就指定好
        this.a = a;
    }
    
    public void test(){
        System.out.println("我是B的方法,我也需要连接数据库!");
        a.connectDatabase();   //也是通过对象A去执行
    }
}

迪米特法则

每一个软件单位对其他单位都只有最少的知识,而且局限于那些与本单位密切相关的软件单位。

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又称最少知识原则,是对程序内部数据交互的限制。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类/模块对其他的类/模块有越少的交互越好。当一个类发生改动,那么,与其相关的类(比如用到此类啥方法的类)需要尽可能少的受影响(比如修改了方法名、字段名等,可能其他用到这些方法或是字段的类也需要跟着修改)这样我们在维护项目的时候会更加轻松一些。

白话:在设计方法参数的时候,保证不多给方法多余的参数。例如:方法只需要一个用户的ip地址就可以执行,方法参数就不要写成需要输入用户对象,然后在方法里面通过对象再去调用其ip出来;而是在调用方法前就把用户对象的ip取出来,然后作为参数来调用方法。

举例:

正面教材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localhost", 8080);
        Test test = new Test();
        test.test(socket.getLocalAddress().getHostAddress());  //在外面解析好就行了
    }

    static class Test {
        public void test(String str){   //一个字符串就能搞定,就没必要丢整个对象进来
            System.out.println("IP地址:"+str);
        }
    }
}

反面教材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localhost", 8080);   //假设我们当前的程序需要进行网络通信
        Test test = new Test();
        test.test(socket);   //现在需要执行test方法来做一些事情
    }

    static class Test {
        /**
         * 比如test方法需要得到我们当前Socket连接的本地地址
         */
        public void test(Socket socket){
            System.out.println("IP地址:"+socket.getLocalAddress());
        }
    }
}

热门相关:最强狂兵   霸皇纪   第一神算:纨绔大小姐   网游之逆天飞扬   大神你人设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