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要给闽南语改名?岛内痛批:民进党“去中国化”心思昭然若揭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台“教育部”拟将行之多年的“闽南语语言能力认证考试”更名为“台湾台语语言能力认证考试”,引发岛内痛批。
据台湾《中国时报》7月21日报道,台“教育部”自2010年起开始举办“闽南语语言能力认证考试”,任何对闽南语有兴趣的人都可报名参加,因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目前除了每年固定的8月考试外,自2023年起又在3月加办一场,今年上半年考生达18330人。民进党“立委”陈培瑜日前声称,有85%以上民众赞成将“闽南语正名为台语”。台“教育部”随即公告称,为配合“行政院”语言整体发展方案书面用语有关规范,优先使用“台湾原住民族语、台湾客语、台湾台语、马祖语、台湾手语”规定,拟将“闽南语语言能力认证考试”更名为“台湾台语语言能力认证考试”,时值草案预告阶段,预告期程为60天。
台“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直言,民进党当局的目的就是要将所有方言都转为本土语言,“所有元素台湾化,最后变成‘台湾共和国’”。段心仪表示,语言有习以为常的效果,赖清德当局把所有本土方言前都加上“台湾”,虽然看起来只是细微的切割,但不具备思考能力或不了解的人,会在接触后直接理解成“台语”“台湾客语”,最后一些台湾民众在政治认知上就会变成“我们台湾,他们中国”,彻底与大陆切割,以利民进党推动所谓的“台独工程”。台湾嘉义大学应用历史系主任吴昆财表示,全世界数千万人使用闽南语,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有不少华人使用,当地称“新加坡闽南语”,没有人认为有政治意涵,不能理解为何在台湾称闽南语就有政治意味。而且过去民进党也曾尝试用罗马拼音取代注音符号,在学校就是行不通,也不被接受,若改称“台湾台语”,“离开台湾什么都不是,只是浪费心力和时间”,相信这次最终也将徒劳无功。吴昆财说,语言名称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民进党“去中国化”的心思已昭然若揭,“全球闽南语大同小异,不需要刻意区分,通称闽南语最适宜”。
民众党“立委”林国成认为,台“教育部”此举就是无中生有,通过语言制造族群对立。“立委”林忆君直言民进党不必为了“去中国化”搞这种文字游戏。她称,从对“新住民基本法”制定的阻碍,到这次修正语言能力认证考试的文字游戏,都让民进党“优势族群”傲慢的丑态暴露无遗,所谓多元族群融合,不过只是嘴上说说罢了,看不出对族群融合的真心诚意,更看不出对相关政策的用心态度。国民党党团书记长洪孟楷20日批评民进党意识形态治台,是让民众最没有办法接受的事,尤其喜欢在名称上动手脚,但本质上丝毫没有改变,“这种自嗨式的阿Q精神胜利法只是在同温层取暖而已”。他回忆起陈水扁时期民进党当局也对公营事业做名称变动,以为这样就能够更拥抱意识形态的“独派”立场,说穿了这根本只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已。
台湾中时电子报20日称,改名消息一出让网友全都崩溃。有网民质疑称,所谓的“台湾台语”的独特性应该没有大到可以从福建闽南语中独立出来,就如同美国也没有把英语改成别的名称一样,仅单纯区分美式英语及英式英语而已,“既然差异如此之小,为什么台湾的闽南语可以自立门户成‘台湾台语’?”还有人说,“民进党真的好可怜,到底多自卑”。
“闽南语改台语,文化‘台独’往前一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国发大陆所副教授刘性仁以此为题撰文称,将闽南语改成“台语”,涉及到敏感的国际认知和两岸关系发展,也是一种主动改变现状的举动,对语言学和文化保护更是一种损失。文章直言,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化变化,许多台湾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话。(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