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年轻父母的“谁来带娃”焦虑
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31日晚间,江苏太仓市浮桥镇人民政府就“幼儿园老师将小孩儿按头磕向桌子致牙齿断裂”作出通报称:“经初步调查,我镇一民办幼儿园教师王某某在10月26日的教学过程中,对一幼儿教育行为失当,导致其一颗乳牙损伤。涉事教师深刻认识其错误行为,园方与涉事教师已向家长正式道歉。”
尽管这是一起极端案例,但暴露出的问题让人深感沉重,也再次将幼儿托育难题呈现于公众面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0-3岁婴幼儿数约3200万,其中有入托需求的家庭超过1/3,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有入托需求的家庭超2/3。一方面,托育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年轻父母遭遇“谁来带娃”的难题;另一方面,托育服务供给不足,托育老师的素质良莠不齐,家长难以放心。如何化解这种矛盾?又如何纾解家长的焦虑?
专家指出,在孩子0-3岁阶段,来自专业机构的科学养护,具有家庭单独养护不具备的很多优点,对孩子的个体发展是有益的。对于很多“双职工”家庭来说,把孩子送到专业机构托育,的确是比较可行的办法,但要打消家长的顾虑,要保证两点,一是托育机构足够专业,二是托育老师足够负责。
在国新办11月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人士已表态,为进一步推进人口政策不断优化,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协调相关部门,“继续开展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评选”。除了推动在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增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专业,还要促进医疗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发展,逐步完善托育服务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服务供给。
应该说,在国家的制度设计层面,托育服务已获得空前重视。早在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实践。一个肉眼可见的现实是,在很多大城市,托育机构越来越多,托育服务越来越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幼儿园托班为主体、普惠性资源为主导的托育服务体系。
但揆诸现实,还需直面三大难题:托育机构数量仍满足不了家庭的实际需求;托育服务的质量仍让家长心存顾虑;一些托育服务的价格让家长“吃不消”。为此,需要一一加以破解,让有需要的婴幼儿家庭能够“送得起、用得上”。
说到底,无论是健全普惠托育服务,还是加强幼儿园治理,都关乎儿童友好社会的打造。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联合23个部门发文提出,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建设儿童友好社会,真正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落实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才能让他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