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戴高乐故居,感受“孤独”
本报驻法国特派记者 尚凯元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董 铭
1月27日是中法建交60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法国上马恩省科龙贝双教堂镇迎来了一场隆重、肃穆的仪式——戴高乐将军纪念活动。作为当代中法两国外交关系的奠基人之一,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功不可没,其高瞻远瞩令人钦佩。科龙贝双教堂镇是戴高乐的故居所在,也是他退休隐居以及最终安息之地,《环球时报》记者曾经“拜访”戴高乐在里尔市中心的生活居所,这次走进风景宜人的科龙贝双教堂镇,希望能更加了解这位将军。
“隐居”的环境吸引戴高乐
冬日清晨,从巴黎向东驱车300公里左右,穿过一片片丛林和田野,来到记者此行的目的地——科龙贝双教堂镇。晨雾还未散去,位于高地上的小镇若隐若现,远处高耸的巨型洛林十字架标注着它的方位。人们在这里组织纪念活动,缅怀60年前曾作出历史性创举的戴高乐将军。
1970年戴高乐去世,被葬在小镇中心教堂旁边的家族墓地,当天的凭吊献花仪式便从这里开始。洁白的墓碑上刻着戴高乐将军和夫人的生平,旁边安睡着他们早逝的小女儿安娜。戴高乐生前明确说过,死后要葬在科龙贝双教堂镇,与女儿在一起。
小镇的主路以戴高乐将军的名字命名,戴高乐故居“丛林居”就位于这条路的一侧。如果说科龙贝双教堂镇是被包裹在一片大丛林中,那么这座宅邸便是深藏在自家小丛林中,围墙之外的人根本无法窥探其中。“丛林居”大约建于200年前,1934年,当时还是中校的戴高乐买下了这座位于巴黎和东部军营之间的住所。
这里适合“隐居”的环境大概是最吸引戴高乐的地方。住宅大门外刻着其《战争回忆录》中的一段话:“这是我的住所。人世的喧嚣曾使我向往离群索居,现在孤独已经是我的朋友。在大历史面前,还有什么能让人获得心灵上的满足?何况香槟省的这一角落确实非常幽静。这里天地空旷,民风朴实,树林、草原、农田和荒野交替相连,不知年岁几何的山峦光秃秃、静悄悄,小康的乡村安适而宁静……”
宅邸别墅共有两层,一层是客厅和书房,楼上是卧室,戴高乐在这里和家人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撰写自己的回忆录,关注法国、欧洲和全世界的局势发展。戴高乐夫人在此去世之后,小楼一层的大部分空间开放参观,一层其他区域和二层仍为戴高乐家族成员的个人住所。参观者可以在里面看到戴高乐夫妇和爱女的照片、画像,以及与将军政坛生涯有关的物件。
镇中满是戴高乐元素
当天一同参加纪念活动的娜塔莉·戴高乐女士是戴高乐将军的曾孙女。她告诉记者,小时候她常来“丛林居”度假,跟堂表兄弟姐妹一起在这里玩捉迷藏,现在这里每年也会有家族聚会。“对我来说,科龙贝双教堂镇承载着童年的记忆,是珍贵的家。中法建交60周年纪念活动在这里举办,让我感到很温暖、很感动,希望美好的中法关系能一直延续下去。”她说,曾祖父工作生活过的“丛林居”是一个有着教育意义的地方,非常欢迎中国年轻人来参观。
如今的科龙贝双教堂镇依旧同千百年来一样宁静,但因为和戴高乐将军的联系,被赋予了浓重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正如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在当天纪念仪式上所说:“戴高乐将军是法兰西民族当之无愧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人最熟悉、最尊敬的法国人。中国人民始终怀念他作为中法关系开拓者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慕名来到科龙贝双教堂参观的众多中国游客就是例证。”
小镇上,戴高乐的元素随处可见,比如“总统杂货店”“将军的餐桌”饭店。镇长巴布沃说,2014年,科龙贝双教堂镇与毛泽东主席的故乡韶山市缔结为友好城市,“我们希望能和中国有更多的交流和对话。法国不仅仅有时尚之都巴黎,还有伟大人物留下的印记。希望通过今天组织的纪念活动,更多中国民众知晓这个地方。欢迎中国朋友来到这个盛产香槟的地方,品尝戴高乐将军曾经喜爱的美酒佳肴。”
长眠在科龙贝,但生于里尔
戴高乐长眠在科龙贝,但生于里尔、长在巴黎,记者也曾经到戴高乐的出生地了解其童年生活。与科龙贝双教堂镇的居所不同,里尔的居所位于市中心,是一栋“藏在”居民区里的建筑。建筑外墙铭牌上写着:“夏尔·戴高乐1890年在这里出生。”这里本是戴高乐外祖父母的老宅,如今已经被法国政府列为历史保护建筑。
其内部的早期装饰被尽量保留,家具布置几乎都是戴高乐出生时的样子。在老宅内,参观者可以看到充满生活气息的卧室、起居室,看到戴高乐童年使用的物品、照片,通过文字、图像了解他人生的各个阶段。经过多次现代化改造,故居增加了不少互动展览形式,给参观者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包括多媒体资料室、多功能视听室,以及适合年轻人的“教育空间”——模拟20世纪法国人学习知识的场景。如今,这里平均每年接待约2万名国内外游客,尤其是在法国国庆节、二战胜利纪念日、戴高乐诞辰等特殊的日子,很多人慕名前来重温戴高乐将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