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宁有个“不归门”
本报赴贝宁特派记者 黄培昭
西方殖民者历史上贩运非洲奴隶的行径臭名昭著。贝宁的“奴隶海岸”,与科特迪瓦的“象牙海岸”、加纳的“黄金海岸”一起,被称为西非三大“奴隶海岸”。日前,《环球时报》记者赴贝宁出差,探访了那里的“奴隶海岸”。
从贝宁最大城市科托努西行40多公里,便来到大西洋畔的维达市。如今,维达是贝宁大西洋省的省会所在地,由于椰树婆娑,风景秀丽,它享有“贝宁花园”的美誉。然而,历史上,维达是非洲奴隶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几内亚湾沿岸最大的奴隶出口港。这里的“不归门”,见证了当时奴隶交易的残酷、黑暗和血腥。
一座高大的拱门屹立在维达沙滩上,这便是有名的“不归门”。“不归门”的外观,是面向大西洋的巨大混凝土拱门。拱门上方,两排奴隶被反绑双手,准备强行装上船,从此踏上前途未卜的不归之路。在“不归门”的侧面,还有被铐着的尸体的蚀刻版画,看了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
“不归门”建在当年运奴船只停泊的码头处。所谓“不归门”,意思就是一旦跨过此门,就踏上了不归之路,从此再无回归的可能。1995年,这座由混凝土和青铜构成的拱门正式落成,它的建筑风格独特、庄重肃穆。拱门的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历史的沧桑感。站在拱门下,凝视上面的浮雕,那些被铐着的尸体,那些当地人被绑着双手装船运往美洲作奴隶的场景,仿佛一一呈现在眼前。
建筑师伊夫·尼蒙与几位艺术家合作,完成了“不归门”的建造。“不归门”的柱子和浮雕,由贝宁艺术家班代拉设计,建筑的主体结构由伊夫·克佩德设计,青铜部分则由多米尼克·亘诺努设计。艺术家们强强联合创作的雕塑作品,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如今,“不归门”已经成为贝宁一处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人们到贝宁旅游的“打卡”之地。
“不归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在贝宁启动的纪念“奴隶之路”倡议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联合国“奴隶之路”项目全名叫“奴隶之路:抵抗、自由、遗产”。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旗舰项目,它为增进人们对黑奴贸易、奴隶制及其悲惨结果的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
“奴隶之路”的起点是维达历史博物馆前的“奴隶拍卖市场”,终点就是“不归门”。“奴隶之路”是一段红色的沙砾路,长约4公里,是非洲黑奴被运至美洲之前,在非洲家乡走过的最后一段路程。
15世纪晚期,当欧洲殖民者首次来到维达时,早期的冒险家和传教士很快得到商人赞助,他们在这里建堡垒,开始大量购买和贩运奴隶。
奴隶们被抓到这里后,先隔离,再集结、关押,然后被迫乘船,像牲口一样被运往北美、南美和加勒比海的欧洲殖民地,从事农业开垦、种植园建设、开矿等繁重的体力劳动。
从15世纪开始,到1885年最后一艘满载奴隶的葡萄牙商船离开维达港,在近4个世纪的时间里,大约200万黑人被贩卖往巴西、加勒比海和北美等地区,沦为奴隶。有史料显示,其中一半黑人奴隶在被运往美洲的途中,因疾病、饥饿和非人折磨而丧命。这一段血泪史与“奴隶之路”特意设计的红色沙砾路相呼应。
在悲怆的、承载痛苦的维达海滩,也有希望和光明。贝宁独立之后,政府在距离“不归门”不远的地方建了另一座门——“回归门”。
“回归门”的主题是贝宁国家地图图案,寓意黑人奴隶经过无尽的痛苦和煎熬后,终于得以重返家园,在故土安息。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人实在太少。“回归门”象征着沦为奴隶的不幸者的灵魂,有机会返回昔日家园。尽管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一去不返,但“回归门”象征着贝宁人民废黜黑奴制度的胜利,对历史上西方殖民者贩卖奴隶行径的无声抗议,是对那些因疾病、折磨等客死异乡、将尸体运回老家的黑人兄弟的纪念。
当地媒体称,为铭记历史、缅怀过去,眼下贝宁正在维达建设一个规模更大的纪念园。这是一座庞大的纪念和旅游综合体,“不归门”“奴隶之路”等是核心部分和重要内容。未来的综合体,还包括一个实际规模大小的奴隶船复制品、纪念花园、手工艺品市场和一个用于当地传统伏都教表演的竞技场。伏都教(也译“巫毒教”)是贝宁的国教,“伏都”有“灵魂”之意。
贝宁人希望通过建造这一庞大的纪念和旅游综合体,将自己打造成能够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重要目的地。届时,人们通过实地踏访,会对贝宁曾经的那段屈辱的奴隶贩运史有更深刻、更直观和更全面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