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斗牛节:“与死亡共舞”
本报驻巴西特派记者 邵世均
近日,哥伦比亚众议院投票通过该国禁止斗牛的法案。该法案递交给总统签署后成为法律,并将在2027年正式实施。政府将为直接或间接从事斗牛职业的人提供工作转型计划,而斗牛场将被改为体育和商业活动场所以促经济发展。
哥伦比亚每年都会举办被称为“corraleja”的斗牛节(如图),它被认为是一个“与死亡共舞”的危险节日——大多在城镇中选择临时地点举办,看台通常由木板和竹子搭建而成,建筑安全受到质疑,且缺乏相应的斗牛表演安全保障措施。
成千上万人挤满斗牛场,一瓶瓶朗姆酒在人群中传递。观众们在传统乐队的和声中情绪高涨,“1月已经到来”的呼喊声此起彼伏。这是发生在哥伦比亚北部城市辛塞莱霍斗牛节上的一幕。在这个热闹、惊险和充满争议的传统节日里,公牛成为主角。
几个世纪前,西班牙人在殖民美洲的过程中将斗牛文化带到哥伦比亚,此后数百年里,斗牛成为哥伦比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记载,哥伦比亚第一届斗牛节活动于1845年10月在辛塞莱霍举行,以纪念城市守护神。而后考虑到10月多雨,斗牛节于1864年改为在1月举行。
与西班牙斗牛运动不同的是,这里没有专业的斗牛士,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竞技场并感受近身搏斗的刺激。参与斗牛的“表演者”先进入斗牛场,随后工作人员会把凶猛的公牛放出。有时为了保证表演的效果,激发公牛的兽性,人们还会在表演前虐待公牛。
公牛在场内疯狂奔跑,数百人四散而逃,勇敢的人会用斗篷、带子等任何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东西来“挑逗”发狂的公牛。公牛不会在表演结束后被杀死,它在受伤或筋疲力竭时会被替换下来,因此一场斗牛表演大约需要40头公牛参与。
因为传统上斗牛节观众可以随意进入斗牛场,每年都有参与者被公牛顶伤甚至不幸死亡。哥伦比亚历史上最惨痛的斗牛节事故发生在1980年1月的辛塞莱霍,严重超载导致临时搭建的木制看台倒塌,造成数百人死亡、上千人受伤的悲剧。
20世纪90年代国际动物权利和环境保护运动兴起,以及该项运动缺乏创新,导致斗牛文化在哥伦比亚日渐式微。厌倦暴力活动的年轻一代拒绝为延续传统而虐待动物,抗议斗牛的民间活动愈演愈烈。近年来,哥伦比亚政府也不再支持斗牛活动,并削减了相关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