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潮推动安防产业变革 智慧城市迎来发展机遇
能在厨房“抓老鼠”的摄像头、认识家人并能感知陌生人到来的门铃、能防控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黑盒子”……一场智能化浪潮正在席卷整个安防赛道。
10月28日,为期4天的2023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博览会(以下简称“CPSE安博会”)和全球数字城市产业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落幕。在6万平方米的数字城市产业展区中,“智能”几乎成为了各种安防产品的标配,在AI技术的加持下,安防行业迎来了一轮革新风暴。
记者还注意到,在本届CPSE安博会中出现了很多外国面孔,中国智能安防产品出海正跑出“加速度”。有参展商向记者表示其刚从拉美回国,也有来自印度的采购商向记者感叹:“几乎所有的中国展商都在讲产品有多智能,他们带着整个行业在奔跑。”
AI热潮带动安防变革
“在学校食堂,你怎么知道厨师有没有戴厨师帽和口罩?还有各种用具的摆放合不合规,食堂够不够卫生、有没有老鼠?我们这个‘明亮灶厨算法’就能让摄像头识别这些。”在本届CPSE安博会的华为好望展区,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好望(HoloSens)是华为旗下的智能安防品牌,在AI等技术的加持下,用软件重新定义摄像机,面向校园、零售商超、智慧社区、办公楼宇、企业园区等多个场景提供产品,助力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抓老鼠’、识别厨师行为这些功能的准确度就要靠摄像头背后的算法来实现,需要软硬件相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算法其实一直在优化,我们这边展示的也只是一种使用场景。把这个厨房的算法卸载掉,装一个监测高空抛物的算法,这个摄像头就能装在社区。”上述工作人员说。
在本届CPSE安博会中,记者注意到AI浪潮正深刻影响安防产业的发展,“让安防产品更智能”几乎已经成为了各大品牌的共识。除了华为好望之外,在360智慧生活产品展区,记者还看到了具有“识人能力”的360可视门铃6 Pro。
有360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这个门铃搭载了AI芯片和我们360人工智能研究院的AI识别技术,能识别站在门口的是你的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有些可视化门铃会经常有误报的情况,但这款产品在AI加持下能过滤掉那些无效的误报。”
据了解,360智慧生活集团是360集团旗下智能硬件及物联网解决方案事业群,推出了智能门铃、门锁等一系列产品,也是国内行车记录仪的领军企业。360智慧生活集团总裁王汝林表示:“360从2015年开始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做了非常多的投入,实际上每年我们有差不多20亿的研发资金投入到安全和人工智能领域里面。”
“从今年5月开始,我们硬件的‘AI普惠’启动,目前为止我们卖的产品,无论是行车记录仪还是摄像头、门铃,都有AI的加持。正是因为我们长期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以及我们在大模型赛道上的弯道超车,让我们的智能硬件和对手实现了差异化竞争。”王汝林说。
为了让AI赋能安防产品,360智慧生活集团依托360智脑推出了视觉大模型并将原有图像相关算法从“感知”提升到“认知”。目前,360智脑视觉大模型已成为360智慧生活快速发展的“第二引擎”。
无论是能“抓老鼠”的摄像头还是能“认识人”的门铃,都体现了AI技术与视觉技术的融合。英国ARM物联网事业部业务拓展副总裁Chloe Ma认为,AI大模型技术与视觉相辅相成,未来智能视觉发展将“势不可挡”。
Chloe Ma表示:“我们人类的智慧体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感知、思考和行动来改变世界。”她认为,现在机器也拥有了“感知”和“思考”的能力,伴随AI的发展,机器必须通过视觉来理解周围的环境,做出决策。随着AI和大模型一日千里的发展,智能视觉技术将在所有垂直行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可以看到,AI技术的发展正推动各种安防产品实现智能化变革,而安防产品背后的视觉技术也为AI提供“感知”能力,AI与安防产业不仅迅速融合,两者也相辅相成。
安防行业再掀出海热潮
中国企业在智能安防领域的“领跑式发展”,也为安防产品出海奠定基础。在本届CPSE安博会上,随处可见外国采购商的身影,他们往往提着大包小包,包里装着各企业的产品介绍手册,穿行在人流如织的展厅。
一位来自印度的采购商Kumar告诉记者,以前他也参加过CPSE安博会,不过这三年都没来,感觉到最大的变化就是很多展商都在展示摄像头有多智能,能实现什么功能,而不仅仅是有多高清或有多便宜。
目前,印度等市场对智能摄像头等智能安防产品需求量迅速增加,已成为一片“蓝海市场”。据Counterpoint统计,2022年印度智能家居安防摄像头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44%,其中小米以3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海康威视旗下的萤石品牌以16%市占率排名第三,较2021年出货量翻倍式增长。
Counterpoint研究分析师Varun Gupta表示,2022年印度品牌占总出货量的23%,本地产量仅为12%。这意味着,印度市场大部分安防摄像头均由海外进口。
今年以来,安防龙头企业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公司的海外收入均实现复苏。据海康威视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境外营收为120.67亿元,同比增长3.03%,产品销售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增长0.72个百分点。
在三季报业绩说明会上,海康威视表示,公司海外业务前三季度增速逐步提升,个别国家和地区表现欠佳外,大部分国家都呈现增长态势,整体表现趋势回暖。海康威视表示,中国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实际上比较快,海外存在较多安防需求,加上数字化、机器换人的需求同时都存在,海外长期空间还是比较大。
据大华股份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境外营收为68.62亿元,同比增长1.05%,占总营收比重为46.89%。在三季报的业绩说明会上,大华股份表示,三季度(公司)海外收入取得两位数增长,其中中东、北非、拉美、东南亚等区域业务增幅靠前。
整体来看,安防行业的智能化变革驱动着海外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增长,尤其是拉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为中国企业产品出海提供了广阔市场。有展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止是拉美,我们的摄像头已经卖到了全球各地。”边说边向记者展示了几个月前他在拉美和当地人一起跳舞的视频。
数字城市发展
步入“AI时代”
AI热潮驱动了安防产业的智能化变革,让中国安防产品能更具竞争优势、更好地走向海外。而“AI+安防”的发展也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动力。
在本届CPSE安博会,记者发现智能安防产品已成为一根“强动脉”,将智慧交通、智慧校园、智慧园区、智慧社区等场景串联起来,编织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大纽带”。
在马路上,华为好望提供的摄像头软硬件可以识别车牌、抓拍人脸,追踪交通违规行为;在工地,深圳市威富视界有限公司提供的智能视频AI识别安全管理平台可以识别工人是否佩戴工作手套、绝缘鞋、护目镜,为工人施工建立安全屏障;在校园,北京快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AI校园防欺凌终端可以针对“救命、打架、110”等异常词汇进行采集,在宿舍、操场等场景精准防控校园欺凌……
AI技术加持的智能安防产品,已成为中国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一砖一瓦”。IDC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平台市场规模为5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但自2023年开始,随着大模型、生成式AI的盛行,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市场迎来新的机遇。IDC预计,未来5年人工智能将进入大规模落地应用关键期。
IDC中国政府行业和智慧城市研究组研究经理金子惠表示,随着生成式AI和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重塑各个行业。在智慧城市领域,需要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与业务场景的融合创新。在生成式大模型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展现出愈发成熟的应用价值,生成式AI未来会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领域通过智能客服、内容生成等能力提升智慧城市运行效率和创新能力。记者 安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