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知名作家接连状告人工智能公司
近来,美国微软公司和美国人工智能公司“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屡因版权问题被告上法庭。1月5日,美国知名作家尼古拉斯·巴斯贝恩和尼古拉斯·盖奇向纽约曼哈顿联邦地区法院提起集体诉讼,指控两家公司侵犯了他们以及其他作家的版权。过去一年,人工智能爆发式发展,由此引发的伦理、监管等风险和担忧也愈加凸显。
屡被起诉侵权
据了解,在算法、算力之外,数据被认为是人工智能三大支柱之一。近年来,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数据采集过程的合法合规问题突出,这在本次诉讼中可见一斑。
尼古拉斯·巴斯贝恩和尼古拉斯·盖奇在诉讼中称,微软和OpenAI使用他们书中的信息来训练包括聊天机器人ChatGPT在内的人工智能产品,这两家公司的行为构成“对版权作品的恶意大规模窃取”。
诉讼称,微软和OpenAI既没有获得许可,也没有给予赔偿,“窃取”作家们的作品,用于建立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商业,这是令人无法容忍的。两位作家要求微软和OpenAI赔偿损失。
在此之前,这两家公司已经遭到多名美国作家的起诉。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0日,包括泰勒·布兰奇和史戴西·希夫在内的11名美国作家在纽约曼哈顿联邦地区法院起诉OpenAI和微软,指控其滥用他们的作品来训练ChatGPT。
这些作家向法庭表示,OpenAI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从互联网上批量复制了其作品并纳入ChatGPT训练数据中,侵犯了作品版权。作家们还表示,由于微软公司“深度参与”了训练和开发人工智能模型,也应承担侵权责任。
更早之前的2023年9月,约翰·格里沙姆、乔纳森·弗兰岑等10余名作家也对OpenAI提起诉讼,指控其侵犯版权,书籍作者既没有被通知也没有得到补偿。
2022年,《权力的游戏》原著作者乔治·R·R·马丁等一批畅销小说作家对OpenAI也曾提起集体诉讼,指控这家企业为研发ChatGPT侵犯版权。
面临诉讼浪潮
微软和OpenAI面临的诉讼浪潮还不止于此。
2023年12月27日,美国《纽约时报》也对微软和OpenAI提起诉讼,成为第一家起诉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侵权的美国大型媒体。
据美联社报道,《纽约时报》去年4月开始与OpenAI和微软就版权一事谈判,未能谈拢。同年12月27日,《纽约时报》向纽约曼哈顿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起诉书称,OpenAI和微软“试图搭《纽约时报》在新闻领域巨额投资的便车,在未经许可或未付款的情况下利用《纽约时报》的内容制造替代产品”。
“如果《纽约时报》和其他新闻机构无法制作和保护独立的新闻报道,社会将会出现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无法填补的真空,”起诉书称,“新闻报道产出将会减少,社会将付出巨大代价。”《纽约时报》正在寻求赔偿,要求微软和OpenAI停止使用其内容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并销毁已收集到的数据。
法国环球音乐集团和其他音乐出版商去年曾起诉美国企业Anthropic公司,指控后者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歌词来训练人工智能系统,并为用户查询生成答案。图片企业盖帝图像有限公司指认英国“稳定”人工智能公司利用这家图片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的照片获利,以制作能生成图像的视觉AI。
由此可见,随着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爆发式发展,相关的诉讼并不鲜见。各方向人工智能公司开打版权战的案例已不在少数。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人工智能公司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他人作品是否构成侵权,成为类似案件的关键。
亟需加强监管
生成式人工智能日益渗入日常生活、赋能各行各业的同时,也存在包括上文所述损害数据隐私、侵犯版权等方面的隐忧。因此,监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2023年12月18日,OpenAI发布了其评估人工智能“灾难性风险”的最新指南,承认“对人工智能灾难性风险的科学研究远远没有达到需要的水平”。
业内人士称,在当下治理框架、管控措施都没有跟上的情况下,由监管机构制定有约束力的法规至关重要。
为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向世界贡献一个负责任人工智能大国的治理方案,为相关国际讨论和规则制定提供了蓝本。
放眼海外,在历经马拉松式谈判后,欧洲议会、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三方于2023年12月就《人工智能法案》达成协议。这一法案要求记录任何用于训练人工智能系统如何生成类似于人类作品的文本、图像、视频和音乐的版权材料。这将使内容创作者知晓,他们的文章或歌曲是否已被用于训练为ChatGPT等系统提供动力的算法,以决定其作品是否可以被复制并寻求补偿。
相较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美国相关立法进程明显滞后。各科技公司也呼吁美国政府和立法机构尽快采取行动。美国版权局表示,该部门已发起了一项倡议来研究人工智能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去年8月,美国版权局发布通知,征求各方对这项倡议的意见,并正在评估是否有必要采取立法或监管措施。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莉娜·可汗强调,必须加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监管。她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暴露出风险苗头,大语言模型训练数据不受审查,存在侵权、隐私泄露等风险。
国际社会呼吁,人工智能治理是全球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精神,开展广泛对话,不断凝聚共识。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指出的,要带着“一种紧迫感、一种全球视野和一种学习者的心态”来应对这项技术,各国应展开协调并设定红线,争分夺秒推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 本报记者 王卫
热门相关:锦衣当国 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 布衣官道 布衣官道 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