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办公大模型掀起“落地战”
召开发布会,升级新功能……一个月内,腾讯、钉钉、金山、三六零等厂商纷纷将目光投向大模型协同办公赛道。
但记者走访观察发现,虽然协同办公领域迎来热闹的大模型落地战,但作为用户端的中小企业则选择犹疑观望,甚至坦言部分AI应用功能并非刚需。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大模型商业化落地加速,但企业对于大模型协同办公的真实需求及可行性尚存疑问,同时内容隐私和安全合规问题仍存挑战。
二轮竞速 从“玩具”到“工具”
4月22日,腾讯宣布旗下协作SaaS(软件即服务)产品全面接入腾讯混元大模型,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产品之外,腾讯乐享、腾讯电子签、腾讯问卷、腾讯云AI代码助手等也已实现智能化升级。
SaaS是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模式,应用领域之一是协同办公产品,即通过搭建平台让团队不同成员能够共同协作、交流和完成任务。
接入大模型后协同办公有何新特点?腾讯文档产品总监熊飞介绍,用户可通过“一句话”指令完成文本内容秒级处理、PPT快速生成美化、收集结果自动分析等多项功能。
4月以来,互联网厂商轮番亮出新动作:4月9日,金山发布办公平台WPS 365,称用户使用一个工具就能调用各类主流大模型;4月18日,三六零旗下AI工具全家桶“360AI办公”上线,包含100余个AI应用;同日,钉钉上线AI助理市场并推出超过200个AI助理,覆盖行业应用、效率工具、财税法务等多个办公场景。
早在一年以前,协同办公赛道就已有过一轮竞速,微软、金山办公、钉钉、飞书等纷纷宣布接入AI。京瞻咨询研究院院长周升平称,去年各家主要是“卡位”展示,今年则重在落地,使AI满足实际业务需求,“让‘玩具’真正变成提升效率的‘工具’。”
实际效果 有人盛赞有人疑
厂商吆喝得热闹,用户实际体验感受如何?“AI做PPT特别是框架和排版,是真的快!”从事广告营销的白领董女士表示,大模型自动生成的大纲角度能开拓视角,效果类似一场头脑风暴。“但目前AI生成的具体内容仍相当泛泛,必须自己补充和调整。”
也有用户直言大模型接入协同办公有“添乱”之嫌。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胡先生表示,大多AI工具达不到交付需求,还得人工逐一修改,文档格式还会被协同办公平台批量更改,对外沟通时还需手动改回Word、PPT、Excel等通用格式。
记者以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业务负责人为对象发起了一次调查,发现使用过协同办公平台的参与者超过九成,但有超过65%的人表示从未使用过AI功能。用过AI功能的参与者中,有超过73%的人认为“没什么用”。
“对办公来说,好用、稳定、安全才是明智之举,任何公司都不敢拿生意贸然去做试验和开玩笑。”一位传统日化企业副总裁说。
中经传媒智库专家张书乐表示,目前大模型功能泛化,对垂直细分行业的适配度更低,功能多局限于提供学习资料和漏洞探查。“目前,企业的实际需求还停留在远景布局上。”
商业前景 付费意愿尚不明朗
落地应用的最终指向是商业化,这也是今年大模型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记者注意到,各厂商均推出了商业化方案,比如按年收费、按储存空间收费、按使用“人头数”收费或者按大模型调用额度次数收费等。
尽管行业对此预期乐观,但就目前来看,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付费意愿并不明朗。“AI如果只是包装成一个概念,用户感知不到它的价值,就肯定不会埋单。”熊飞坦言,AI协同办公商业化仍需建立在能真的帮用户提高效率的基础上。
“有客户拥有超过100个系统和应用,而员工真正能高频使用的,往往5%都不到。”飞书CEO谢欣曾在发布会上透露。这也反映出目前商业化一大困境——厂商想要在行业语境里传达的信息,与企业业务线上能实际落地的场景往往有所割裂,大模型和AI也是如此。
安全合规问题也是一大挑战。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接入大模型过程中,如何确保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至关重要。“协同办公软件需建立完善的数据保护机制,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同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用户数据得到合法、合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