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在华市场份额外国车企纷纷“本土化”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8日文章,原题:随着在华市场份额萎缩,外国车企在中国奋力求生 最新数据显示,外国车企在中国汽车市场所占份额正以更快速度萎缩,外企高管表示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扭转局面。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乘联会)本周一发布的数据,今年前6个月,特斯拉和大众汽车等外国品牌占据中国乘用车市场43%的份额,低于一年前同期的50.5%。
作为全球销量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迅速走向电动化,而且本土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执行役常务、中国本部长五十岚雅行今年4月表示:“难点在于,雅阁、思域或CR-V等车型本来一直是我们的优势,但现在有时却被认为是过时(车型),即便如此,我们不得不保护我们的品牌。”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中国乘用车累计销售984.1万辆,同比增长3.3%。随着中国本土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再加上一些人通过购买来表达爱国情怀,中国买家正在转向购买众多本土品牌产品,汽车即是其中之一。
相比之下,那些仍对中国市场充满期待的外国车企正寻求更好地迎合本土喜好,尤其是在电动汽车方面,并加快开发新车型。作为中国最畅销的外国汽车品牌,大众汽车已将大部分开发决策权转交给中国高管。为吸收中国本土技术,大众汽车投资多家中国企业,包括小鹏汽车和一家汽车芯片制造商。大众汽车表示已将在华研发时间缩短约30%。
即便如此,大众汽车在中国本土研发的首款电动汽车要等到2026年才能上市。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在该款汽车上市前的这两年是一个“稳定阶段”。他在今年4月说:“我们预计这将是极具挑战性的两年。我们并不担心这一点,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为2026年做准备。”对于在华销售的汽车,丰田和日产也表示计划采取进一步的本土化开发策略。
特斯拉在中国本土生产的Model 3和Model Y激发了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兴趣,而且依然畅销。不过,随着这两款车型上市的时间越来越久,它们的销量还是出现下降趋势。为了重新唤起消费者的兴趣,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正希望推出被他称为“全自动驾驶”的驾驶辅助软件。(作者Yoko Kubota等,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