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技术壁垒!海上直驱风电机组核心技术国产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央视网消息: 11月10日,全新一代18兆瓦海上直驱风电机组在福建福清下线。这也是目前已下线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海上直驱风电机组。
本次下线的18兆瓦海上直驱风电机组,由3万余个部件组成。机组轮毂中心高度160米,相当于53层居民楼的高度;风轮扫风面积53000余平方米,相当于7.5个标准足球场。配套的叶片单支长126米,是针对年平均风速每秒10米以上的海域开发的,可抵御风速达每秒80米的超强台风。
机组在年平均风速为每秒10米的环境下,单台机组可达到额定功率18兆瓦,每转一圈即可发出38度电,每年可输出7200万度清洁电能,可满足4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同时,每年输出的清洁电能可节约标准煤2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余万吨。该机组预计年内实现批量生产,将在东南沿海地区率先示范应用。
首创双驱变桨系统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壁垒
此次下线的18兆瓦海上直驱风电机组,在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关键部件叶片、发电机、变流器、变压器等完全实现了自主研发制造。
相比陆地,海上风电的制造、建设、运维,都面临着技术要求高、开发成本高等难题。本次下线的18兆瓦海上直驱风电机组经过研究人员多年的努力,突破了变桨系统的技术壁垒,在行业内首创全国产化集成式的双驱变桨系统。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相比于传统的单驱系统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可有效改善超大型风电机组变桨传动的机械承载,提升机组使用寿命。
同时,机组此次采用的超高功率密度发电机,具有材料利用率高、经济性好的特点,可有效降低输电线路、风电场建设等成本,提升海上风电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