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发布白皮书 看过去3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绩单”
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25日)发布2021至2023年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全面总结自2020年底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组建以来的工作情况。
白皮书显示,过去三年检察机关聚焦高质效办案,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刑事办案方面,2021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由2.2万人增长到3.06万人。部分案件类型增加明显。2023年,侵犯著作权类犯罪、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人数同比分别上升1.4倍和96.6%,增幅明显高于整体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同时,立案监督力度持续加大,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加强。
民事行政监督方面,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数量逐年大幅上升,2021年同比增加3.1倍、2022年同比增加72.2%,2023年又同比增加1.7倍,达到2508件。2023年,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中,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726件,同比增加8.1倍。
公益诉讼领域,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线索950件,立案873件。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公益诉讼不断加强,受理案件线索44件,立案33件。惩罚性赔偿制度有效落实,提出惩罚性赔偿诉讼请求25件,均获法院支持。
同时检察机关聚焦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保护方面,2021年以来,最高检制定保护、促进科技生产力发展13条检察政策等文件,探索建立支持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检察办案新机制。聚焦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加大办案力度,严厉打击侵犯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2021至2023年,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犯罪862人。
在服务保障文化强国建设方面,持续加强犯罪惩治和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支持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繁荣发展。2021至2023年,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著作权类犯罪5097人。最高检会同国家版权局等部门,联合挂牌督办7批300余起重大侵权盗版案件。聚焦文化遗产、老字号等重点领域,有序拓展公益诉讼。
在强化涉企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坚持依法平等保护中外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严厉惩治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检察监督,强化商标、专利授权确权领域检察监督,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健全检企联络机制,紧密对接权利主体司法保护需求。
在加强涉农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最高检会同农业农村部等出台保护种业知识产权的指导意见,发布涉农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为种业振兴提供有效司法保护。过去三年,共受理审查起诉假冒农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66件155人。通过起诉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开展公益诉讼等方式,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在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方面,2022年7月起,最高检在全国部署开展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积极参与对恶意抢注、囤积商标等突出问题的共同治理,指导广东、北京、浙江、湖南等地办理了一批恶意诉讼监督案件。截至2023年底,全国检察机关通过提出抗诉和制发再审检察建议监督法院再审6144件,移送涉嫌犯罪线索153件。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最高检移送的恶意注册线索,已将129件涉奥林匹克标志和英烈姓名的商标宣告无效。
最高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最高检将依托“检察护企”“检护民生”等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等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服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总台央视记者 程琴)
热门相关:大唐杨国舅 99次离婚:厉少,请低调 99次离婚:厉少,请低调 亿万老公,送上门! 重生豪门宠婚:枭宠不乖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