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被看见的儿童力量让城市变了样

本文转自:光明网

儿童友好,这个源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概念,这两年被深圳、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高度重视。这些城市纷纷思考,如果从儿童视角出发,正视和解决儿童的成长需求,能为城市的发展种下一颗怎样的种子?

“从儿童的实际需求出发,城市的成长模式和发展路径将为孩子而改变。”这是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成都答案。而在成都,有一条街道更是实现了儿童友好“从有到优”,越来越多的儿童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被信任,儿童的潜能被激发,城市的未来被点亮。这条街道,正是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

“我在三瓦窑当泥瓦匠”

“时间的长河从三瓦窑缓缓流过,水波翻涌,带走了岁月斑驳且浪漫的时光。时光荏苒,纵然眼前的风景不停变换,但心底的记忆是旧时三瓦窑的模样……”18日,孩子们的诵读声响彻成都地铁三瓦窑站,引得路人驻足停留。

走近一看,原来是三瓦窑社区正联合成都地铁,组织辖区儿童开展“历史寻踪 瓦窑记忆”社会实践活动。成都地铁工作人员讲解中提到,成都地铁三瓦窑站,是成都地铁结合所在地三瓦窑片区的历史文化记忆,打造的廉洁文化主题车站。穿行车站,“瓦窑”记忆文化墙上的历史信息扑面而来,让来者了解“瓦窑”的发展历程,去体会“泥瓦匠”的匠心之美。

听完讲解老师的整体介绍后,孩子们两两结伴,沿着瓦窑文化长廊参观学习。“原来我们居住的社区是由古代烧制砖瓦的窑场发展起来,历史上从成都的九眼桥到火车南站东面,依次有头瓦窑、二瓦窑、三瓦窑。三瓦窑始建于明朝,上世纪更是盛极一时,带动了周围的小学、化工厂、纸浆厂、热电厂、丝厂及搪瓷厂等单位群聚。”参观完文化长廊后,张凯程小朋友与母亲分享道。

张凯程的母亲听罢频频点头,感谢孩子让她也了解了社区历史。另一旁,谢欣怡小朋友勇敢地与行人“搭讪”,向他们分享刚刚学到的知识。“烧成一块砖瓦要经过复杂的工序,‘培土—晒土—闷水—踩泥—打光—瓦坯加工—整形—卸坯—晾晒—装窑—烧制’11道工序缺一不可,最终才能烧出好品质的砖瓦,现在的邮政总局和‘华西医学院’等很多建筑都是用的三瓦窑的瓦呢。”谢欣怡认真地说。

活动现场,小朋友们不止争做三瓦窑“代言人”,让更多人感知到三瓦窑社区文化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小朋友们走进社区活动室,变身“小小泥瓦匠”,感受“匠人”之“辛”。

“我想建像窑一样的花瓶”“我想建瓦片一样的冰淇淋”……小朋友们迸发奇思妙想,与家长合力,纷纷做出了自己理想的手工艺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被小朋友带回了家,有的送给了认识的新朋友,有的被摆放在了社区活动室,引得来客惊喜连连。

“我在红领巾号鸟岛当志愿者”

每逢周末,成都高新区复地金融岛就会迎来一群孩子,他们兴奋地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栖息在这片天地里的各种鸟类,有苍鹭、绿头鸭、东方白鹳……

这座观鸟岛的诞生,源于一份“红领巾小提案”。2020年暑假,当时就读于成都高新区交子公园社区锦晖小学的鲁予多和同学们有一份暑假作业——深入社区开展调查研究。

返校后,鲁予多结合自己的观鸟经历,提交了一份25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建议成都市高新区打造一个“鸟岛”,建立绿色生态观鸟示范点,打造成都的城市名片!

在假期实践评比上,这份提案脱颖而出,被评选为全校优秀提案,由学校推选,顺利入围了成都高新区“十佳红领巾小提案”。随后,这份提案很快引起了成都高新区团工委、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成都市河道监管中心、交子公园社区等单位(部门)的注意。相关部门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多地走访调研,于2021年12月建成“鸟岛”,并取名为“红领巾号鸟岛”。

踏上红领巾号鸟岛,不免惊叹鲁予多的愿望都实现了:在岛上植树,给鸟类制造筑巢繁殖条件;四周开辟滩涂,供越冬的水鸟和鹭鸟栖息;安装人工鸟巢,为鸟儿提供繁殖场所;安装摄像头,对鸟类的繁殖进行观察研究;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让更多人亲近大自然......

短短三年时间,红领巾号鸟岛已成为成都市少先队组织开展环保教育、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阵地。

“这两年,我通过社区报名参加了六一观鸟、野生动物知识科普、植物观察员、鸟屋手工制作、爱鸟护鸟巡河志愿服务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觉得应该付出更多行动去保护鸟儿。”何玥小朋友高兴地说。

交子公园社区党委副书记李茜表示,作为社区工作者,他们将持续探索更优质的做法,让社区儿童有一个更友好的成长环境。(文/陈晨 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供图)

热门相关:梁医生又在偷偷套路我   汉阙   女配她逆袭了   爆萌宠妃:邪帝,要抱抱   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