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张庄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了“新农人”“孵化场”
张夫稳 济宁报道 通讯员 冯贵雨 徐庆民
“孔清华,在城里做房产中介生意,前年开始进园参与经营,每年收入17万多。王帅,在外经营五金、农资,他在产业园经营了1个1.4亩的大棚,每年收入接近9万元。张亚州,在外打拼,空余时间在产业园里搞网上销售,销售量最大的时候,两天能销售7个大棚的土豆。”邹城市张庄镇魏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常龙介绍,近两三年来已有8名外出打拼的年轻人主动返乡创业,参与农业产业园经营,他们脑子转得快、眼界高、思路宽,干得也好,同样的大棚一年往往比“老把式”多收两三万。
邹城市张庄镇魏庄村现代农业产业园2021年开始兴建,由最初的两个大棚发展到5个大棚,再到40个大棚,共种植香椿、樱桃、千禧果、西瓜等特色果蔬6个品种,成功打造出“魏小西”西瓜、“张小椿”香椿优质品牌两个,村集体年收入达到200余万元。
产业园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魏庄村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更为农民带来直接效益,背后蕴藏的就业和创业机遇还给农村吸引、用好和留住人才开拓了更大的空间。魏庄村共530户、2000多人,外出务工、经商、打拼的有1200多人,举家在外的有150多户。近两年来,400余人陆续回家“进军”农业发展。这些“能人”将在外打拼形成的眼界思路、掌握的技能、积累的人脉门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一步一步改写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形象。
“目前经济形势下,外出打工也好、经商也罢,哪一行都不是十拿九稳。产业园经营条件好,经营成本低,产品有销路,效益高。趁着手里有在外打拼挣的一点活钱,来产业园建个大棚,对在外打拼漂泊的人特别是对我们年龄一天天长大的人来说不失为一条可靠的退路。”孔清华深有感触地说,前年他开始到产业园参与经营,9月份栽植的千禧果元旦前后上市,采摘持续9个月,亩产超过4万斤,最好的买到4元/斤,2亩大棚一年收入17万多元。
孔清华坦言,通过这两三年经营大棚,他觉得农业尽管没有暴利,但是经营好了回报率也不低,更为重要的是比较稳定,不用操拖欠工资、上当受骗之类的心,让人更踏实。
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成为“新农人”的“孵化场”,而“新农人”不断涌现加入自然也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汩汩“活水”。得益于农业产业园发展的外溢效应,除了外出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成为“新农人”外,魏庄村产业园每年还安排20余名村民轮流外出学习果蔬栽植、施肥、采摘、包装等先进生产技能提升管理水平,同时还带动周边6个村庄80多户村民发展起乡村特色农业,乡村振兴、村民增收致富也有了产业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