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贵池区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大产业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池州市贵池区依托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做好特色产业文章,持续壮大农村优势产业,强力培育特色产业,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多途径增加群众收入,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特色产业品牌叫得响
近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首批《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贵池区霄坑绿茶榜上有名。而前不久公布的202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中,该品牌价值攀升至10.86亿元,比去年净增了2.1亿元。
茶园。贵池区委宣传部供图
然而多年前,霄坑村对茶产业发展还没有规划布局时,茶叶生产小作坊一度高达30多家,呈现出“小散弱杂”状,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均不高。痛定思痛后,霄坑村引导6家茶企成立茶叶协会,通过“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整合小作坊,统一注册“霄坑绿茶”公用品牌,全力做大茶叶经济。目前,该村茶叶年产值超6000万元,人均收入近3万元,小小一片“绿叶子”,成了村民致富的“金叶子”。
霄坑绿茶品牌价值逐年攀升,是贵池区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之一。近年来,贵池区持续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以品牌赋能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附加值,推动特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得出、卖得好。一方面,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方式,重点擦亮霄坑绿茶、西山焦枣、秋浦花鳜等传统名优品牌,塑强里山黄精、晏塘土鸡、乌沙小花生等新兴特色品牌,主动融入长三角农业区域品牌经济圈。另一方面,积极申报“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如今全区拥有“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88个,西山焦枣、秋浦花鳜、霄坑绿茶等获评农产品地理标志。
特色产业叫好更叫座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让“特产”走出深山,走进消费者的视野,贵池区持续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池州市九华府金莲智慧农业有限公司为例,他们利用电商平台推介黄精系列产品,吸引了一大批粉丝,不仅打响了贵池黄精品牌,还成为了黄精制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助推了乡村振兴。”贵池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黄精制品加工。贵池区委宣传部供图
日前,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香气扑面而来,在经过九蒸九晒等工序后,一个个形如人参的黄精根茎完成蜕变,被制成了黄精茶、黄精果脯、黄精芝麻丸等产品。企业负责人宋大伟介绍,他们主要通过订单收购、统一生产、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吸纳就业、村企对接等多种形式,鼓励引导农民种植黄精,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统一营销,实现了企业和村集体、农民的“多赢”。目前,该公司年产值已达到2.2亿余元,并带动农户20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近万元。
网络平台一头连着产地,一头连着广阔市场。近些年,贵池区依托“互联网+”新模式,整合深挖本地优势资源,通过“建基地、搭平台、重孵化、强品牌、促融合、拓渠道”等多举措联动,支持各实体经营单位通过电商平台,让贵池的各类“特产”网货走向全国各地。截至去年底,贵池区建成1个区级电商服务中心和133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创建6个电商示范镇、18个示范村和14个示范网点,培育农村电商网络销售额超100万元农村电商品牌11个。去年,全区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达到12.26亿元,贵池也分别在2017、2018、2020三个年度荣获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称号。
而在线下,贵池则坚持参加国内各种农产品博览会、洽谈会、绿博会等大型节会,多渠道、全方位进行品牌推介宣传,进一步擦亮贵池农特产品品牌底色。随着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不少贵池“特产”的销路也越来越畅。在“皖美农品上海会客厅”里,该区的九华黄精、西山焦枣、九华粮品富硒鸡蛋等一经亮相,就受到上海市民青睐。
特色产业托起“金饭碗”
西山焦枣产于棠溪镇西山村,因“色如紫晶,形似玛瑙;风味独特,国内稀少”曾在宋仁宗天圣年间列为贡品。如今,已有千余年种植加工历史的西山焦枣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焦枣采摘。贵池区委宣传部供图
近些年,棠溪镇积极引入社会有效资源发展焦枣产业,并突出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如今,放眼望去,西山村过去的荒山变成了满山枣树,而发展焦枣产业脱贫后的西山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楼。目前,该镇枣园规模超8000亩,年产值约2亿元,“西山焦枣”已是当地百姓致富的“摇钱树”。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多年来,贵池坚持从一方水土中挖掘乡土资源,发挥好乡村“土”味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围绕“一山”“两圩”“三轴”,因地制宜布局竹产业、茶叶、黄精、鳜鱼等特色产业发展,陆续建成稻渔综合种养、茶叶、中药材、有机蔬菜、西山焦枣及秋浦花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44万亩,创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家、池州市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1家、池州市设施蔬菜提档升级示范基地3家,在地黄精总面积2.2万亩。发展主导特色产业专业村(镇)76个,培育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8个,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10家,市级73家,现有家庭农场1700家、专业合作社530家,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2家,规上农业企业30家。
目前,贵池区正积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持续做好特色产业文章,让贵池“特产”叫得响、卖得俏、种得好的同时,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饭碗”。(赵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