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以“干、诚、服”“三字诀”蹚出农业产业“新动能”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随着一台大功率设备完成安装,意味着一座集空气过滤、环境控制、全自动化生产等多项世界先进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化养猪场,在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源头镇初见雏形,今年9月将全面投产。
乡村要振兴,产业打头阵。平乐县源头镇坚持以“干”字当头、“诚”字于心、“服”字为要,全力以赴把农业产业转化成“新动能”,促进农民增收,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短短3年,该镇引进6大项目落地,总投资超20亿元。
以“干”字当头,用实干为产业铺路
一个个产业项目的成功落地,背后都是辛勤的汗水,更是智慧的结晶。
位于平乐县东南部的源头镇,境内交通便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夏长冬短。优越的生态气候和地理条件,为打造生态农旅强镇提供了良好基础。
但好的基础只是前提,怎样才能“锁定”企业,让其落地生根?
除了平乐县一向推行的“妈妈式”服务外,源头镇因地制宜提出属于自己的“六大方针”,包括“摸家底”的前提、“广撒网”的原则、“牛皮糖”的韧劲、“优服务”的理念、“促投产”的拼劲和“强带动”的思路,积极谋划推进项目,形成“谋划一批项目、储备一批项目、签约一批项目、建设一批项目、投产一批项目”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
早在2021年,镇里组织干部走村入户,对全镇所有土地进行深入且详实的调查摸底。“哪块地有多大?土质如何?适合做什么?都要列举出来。”该镇党委书记张林昭带着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与干部职工一起亲力亲为。
在把全镇数万亩土地摸清摸透后,该镇迅速成立了招商专班,马不停蹄地前往桂林、贺州、南宁、柳州、广东等地,采取“广撒网”的方式去招商引资。
以“诚”字于心,用真诚促产业落地
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环境外,源头镇班子的真诚与坚持,打动了很多企业——
2022年10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平乐县智源畜牧有限公司,与源头镇正式签约,落户源头镇下坝村,发展种猪养殖。项目建成达产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16.5万头仔猪,可带动约200名农户参与到“公司+农户”的合作中。
2022年12月,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源头牧业有限公司,在源头镇源头农场四队破土动工,计划投资5.5亿元,新建一个存栏超6000头母猪的种猪场,预计年可出栏生猪20万头,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
2023年12月,以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分享健康美好生活为愿景的桂林同履泰科技公司慕名而来,在源头镇车田村建起了占地约5000平方米的洁净厂房,并建立了广西区内首个柿饼标准化加工实验中心,专门从事柿饼标准化技术研究、加工和外销,柿饼年产能超5000吨。
近几年来,落户源头镇的企业达6个,这些企业以下坝、玄武、金华、高龙、九洞、农场为核心区域,着力打造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于一体,总投资超20亿元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集群。据初步统计,这批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新增年产值可达10.5亿元以上,可新增就业岗位1200余个,辐射带动本辖区及周边区域6000多户农户发展种养产业,带动农户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当前,该镇部分项目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建成投产的项目,正开足马力,持续输出优质产品。乡镇干部、企业职工,以及周边村民,都自发地投入到这场产业振兴的战斗中。
以“服”字为要,用服务为产业护航
企业发展好不好,关键就看服务到不到位。
“把企业人当亲人!”这几年,平乐的“妈妈式服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源头镇在坚决执行高标准、心贴心的服务外,还对服务进行了“细化”。
该镇镇长肖继承介绍,为了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投产,该镇坚持“一个项目、一套专班、一抓到底”的服务理念,对企业的用地、用电、用水、办证等诸多要素保障,进行了立体式的“三包”服务。同时,工作专班对所有项目进行每周一小结、半月一推进、每月一更新,从头到尾服务好企业,彻底解决入驻企业的后顾之忧。
“过去,村里都是以农业用电为主,如今企业多了,线路负载不够了,新引进的企业面临用电难题。我们了解到后,不停地打报告,写申请,‘专班’分成两个组,跑县里,跑市里,最终不到一个月就顺利帮企业解决了。企业老总事后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他们选择平乐,选择源头是对的。我们听了很欣慰,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该镇党委书记张林昭说。
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该镇还通过土地流转、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大力发展柑橘、西瓜、花生、八角、油茶等“五个一万亩”特色种植产业,既富了村民,也让各村的集体经济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机器运转,建设有序。炎热的8月,在源头镇农场四队,建设工人的“吆喝”声,和如火般的烈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工人你一块砖,他一把土,你开压路机,他开搅拌车……此情此景,无疑增强了人们强烈的自信。这或许就是产业落地,催生出强大内生动力的原因——
只要敢想、敢干,用心做,产业如同事业,总会收获满满。(唐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