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首用水下“侦探”开展智慧船检
南报网讯(见习记者曹馨月通讯员宁交执)8月31日,在长江汇兴隆洲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综合执法局“金质船检”团队对趸船“兆基1918”开展船舶检验工作。有别于以往的人工检验,这是全江苏地方船检系统首例采用水下机器人探摸的方式进行检测。
“慢一点,慢一点,再把线放长点……”在验船师的监督下,3名操作人员接力将机器人抬起,扣在吊机上,缓缓将机器人吊起准备入水。武汉海安船舶消防设备检测有限公司工程师张宁紧握遥控手柄,指挥着这场精密的水下探索任务。随着他手指轻轻一推,机器人滑入水中,瞬间化身为一名无声的“侦探”,开始了对“兆基1918”水下部分的细致探索。
“机器人搭载了3台精密摄像装置,拍摄到的船舶水下高清影像会实时传输至监控大屏,验船师通过现场屏幕的检视,就可以甄别船舶情况,例如船体外板、底板的焊缝情况和油漆情况等。”张宁一边操作遥控手柄一边介绍,“在规划路径中,如果发现船底表面水生物覆盖较多,机器人还可以用2支清扫滚刷对指定部位进行清扫,以便后续检视。”
据了解,这台水下机器人由“金质船检”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目前的第三代机器人为“水下浮游式”,其设备操控性能、水下摄像的清晰度与可靠性得到极大提升,无论是穿梭于复杂的船体结构间,还是紧贴船底进行精细扫描,都显得游刃有余。
“以前的船舶检测需要进坞,或者由潜水员下水,一米一米地探摸检查。”市交通运输局综合执法局大队长吕玮庆告诉记者,“现在我们采用水下机器人,最大的好处就是时间短、效果好,更容易让检验人员甄别船底的具体情况,由此来综合评估。”
《内河船舶检验规则(2024)》明确:“在前三个换证检验周期内,经同意,船舶不结合换证检验的船底外部检查可采用水下检验的方式代替。”船舶采取水下检验替代船舶坞检,是市交通运输局出台的“助企纾困”便民举措之一。“船舶水下检验不仅解决了企业面临的找船厂难、船舶移位难等实际问题,更在经济上为企业带来了巨大实惠。”南京兆基实业有限公司安全机务部部长郑伟介绍,此次检验节省了约80万元的起锚、抛锚、拖带等费用,并缩短了30天的进厂时间,相当于为企业创造了近2000万元的营业额,真正实现了“不停产”检验。